[发明专利]固件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2778.2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1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彬;彭正威;张丰涛;任小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1 | 分类号: | G06F8/61;G06F8/65;G06F9/445;G06F21/51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雪;王黎延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载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件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与可编程器件通信连接的中央处理器CPU,包括:从可编程器件中读取固件数据及对应的第一校验值;通过校验值算法,计算所述固件数据的校验值,得到相应的第二校验值;对所述第一校验值及所述第二校验值进行比对,得到相应的比对结果;当所述比对结果表征所述第一校验值与所述第二校验值一致时,向所述可编程器件发送固件加载指令,以使所述可编程器件加载所述固件数据对应的固件程序。通过本申请,能够提高可编程器件所在的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编程器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固件加载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市场上一些可编程器件可在内部存储固件程序,减小了可编程器件的外围电路,缩小了电路板面积。然而,对可编程器件内部的固件程序升级需要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先与可编程器件通信,可编程芯片再把升级的固件程序写到内部存储空间中,一旦固件升级失败,可编程器件可能无法启动,那么CPU就不能再次对可编程器件进行升级操作,只能通过可编程器件的联合测试工作组(JTAG,Joint Test ActionGroup)接口进行烧录,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固件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可编程器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固件加载方法,应用于与可编程器件通信连接的中央处理器CPU,包括:
从可编程器件中读取固件数据及对应的第一校验值;
通过校验值算法,计算所述固件数据的校验值,得到相应的第二校验值;
对所述第一校验值及所述第二校验值进行比对,得到相应的比对结果;
当所述比对结果表征所述第一校验值与所述第二校验值一致时,向所述可编程器件发送固件加载指令,以使所述可编程器件加载所述固件数据对应的固件程序。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比对结果表征所述第一校验值与所述第二校验值不一致时,获得新的固件数据;利用所述新的固件数据,对所述可编程器件内的固件数据进行升级处理。
上述方案中,所述利用所述新的固件数据,对所述可编程器件内的固件数据进行升级处理,包括:将所述新的固件数据发送给所述可编程器件,以使所述可编程器件将所述固件数据替换为所述新的固件数据,以对所述固件数据进行升级处理。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得所述新的固件数据的校验值;将获得的校验值发送给所述可编程器件,以使所述可编程器件将所述校验值作为所述新的固件数据对应的第一校验值进行存储;返回执行所述从所述可编程器件中读取固件数据及对应的第一校验值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固件加载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与CPU通信连接的可编程器件,包括:获得固件数据及对应的第一校验值;响应于所述CPU发出的数据读取指令,将所述固件数据及对应的第一校验值传输给所述CPU,以使所述CPU通过校验值算法,计算所述固件数据的校验值,得到相应的第二校验值,对所述第一校验值及所述第二校验值进行比对,得到相应的比对结果,当所述比对结果表征所述第一校验值与所述第二校验值一致时,向所述可编程器件发送固件加载指令;响应于所述固件加载指令,加载所述固件数据对应的固件程序。
上述方案中,所述可编程器件包括主区和数据校验区,所述获得固件数据及对应的第一校验值,包括:从所述主区中,获得固件数据,并从所述数据校验区中,获得所述固件数据对应的第一校验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2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