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闭区域自动消毒、吸收与评价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1693.2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2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田丽丽;刘晓峰;曹若湘;陈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L2/22 | 分类号: | A61L2/22;A61L2/26;A61L2/24;A61L9/14;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7 | 代理人: | 樊耀峰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区域 自动 消毒 吸收 评价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区域自动消毒、吸收与评价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消毒剂气溶胶单元、雾化中和剂单元和环境监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为能够控制所述环境监测单元、消毒剂气溶胶单元和雾化中和剂单元;所述环境监测单元包括消毒剂空气浓度监测模块和消毒效果监测模块;所述消毒效果监测模块用于评价终末消毒效果。本发明的系统能够实现针对不同病原体类型采用相应种类的消毒剂进行自动化消毒、吸收和消毒效果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毒系统及消毒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封闭区域自动消毒、吸收与评价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疫情期间,大量的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紧急展开研究、治疗,期间所用到的实验室、手术室、治疗间、隔离病房等为高危封闭区域。
目前,对上述高致病性病原体污染的封闭区域,通常采用人工消毒。人工消毒增加工作人员感染的风险,增加防护用品消耗,导致工作人员身体损伤。此外,对隔离区域内的实际情况也缺乏实时监测。隔离空间位于车站、机场、医院等建筑内,消毒剂无法自然排放和降解,因此设计封闭区域消毒、自吸收、消毒效果自动采样系统。
CN112727158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传染疫区的多重消毒型高危封闭区域消毒系统医院,首先通过在山型主体舱内部设计单循环空气交换机构,实现对山型主体舱内部空气交换,同时降低病房区域的病菌跟随流动的气流向医护室区域和过道区域的传递;其次采用山型结构的高危封闭区域消毒系统设计,可实现医护室区域、过道区域和病房区域的合理布局;最后由雾化消毒和紫外消毒的相互配合作用,提高消毒范围和力度。该医院需要特殊结构设计的主体舱,使用局限性较大,没有针对不同的病原体类型采用相应的消毒剂,没有对残留消毒液的清除措施。
CN113144251A公开了适用于密闭空间消杀新型冠状病毒的臭氧消毒设备,仅适用于车辆内部的消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CN212940695U公开了垃圾转运车进厂消毒高危封闭区域消毒系统,包括消毒舱,消毒舱的下方设置消毒液回收罐,消毒舱的内部底面上沿消毒舱的长度方向上平行固定设置有两个行车台,消毒舱的内部沿入口端至出口端依次设置有紫外杀菌区、消毒液喷淋区、消毒液收集区。该消毒系统适用于对进入到垃圾焚烧厂内的垃圾转运车进行消毒处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闭区域自动消毒、吸收与评价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针对不同病原体类型采用相应种类的消毒剂进行自动化消毒、吸收和消毒效果评价。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采用上述封闭区域自动消毒、吸收与评价系统进行消毒、吸收和评价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封闭区域自动消毒、吸收与评价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消毒剂气溶胶单元、雾化中和剂单元和环境监测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为能够控制所述环境监测单元、消毒剂气溶胶单元和雾化中和剂单元;
所述消毒剂气溶胶单元设置为能够向所述封闭区域内喷洒相应种类的消毒剂气溶胶,以使得所述封闭区域内的消毒剂浓度N持续维持在预设浓度值Nmax进行消毒作业;消毒作业包括随时性消毒和终末消毒;
所述雾化中和剂单元设置为能够在消毒作业完成后向所述封闭区域内喷洒相应种类的雾化中和剂以将空气中的残留消毒剂中和;
所述环境监测单元包括消毒剂空气浓度监测模块和消毒效果监测模块;
所述消毒剂空气浓度监测模块设置为监测所述封闭区域内的消毒剂浓度N是否维持在预设浓度值Nmax,且监测消毒作业完成后的消毒剂残留浓度Nt,并将监测结果传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消毒效果监测模块用于评价终末消毒效果,其包括:
含有指示微生物的平皿或菌片,
自动采样装置,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1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