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1610.X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6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川;董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川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9/00;F25D23/02;F25D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化 控制 家用 电冰箱 | ||
本发明涉及电冰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冰箱,包括箱体;箱门,所述箱门前端外表面中心位置嵌入连接有控制器;排风口;箱腿;隔板,所述隔板均匀分布位于箱体内部侧表面靠近中心位置,且将箱体内部分为若干区域;及隔离机构;所述隔板下表面嵌入连接有隔离机构,所述隔离机构可在食品放置于隔离机构内部时,对食品的放置时间进行监控,准确掌握食品的放置时间,并对过期食品进行锁定。本发明通过设置隔离机构,利用定时器对食品的放置时间进行监控,针对超出食用、储藏期限的食品进行锁定处理,仅可利用控制器进行解锁,有效避免因不知情导致误食的情况发生,保障使用者的食品安全,降低食品安全的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冰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冰箱。
背景技术
所谓智能冰箱,就是能对冰箱进行智能化控制、对食品进行智能化管理的冰箱类型。具体点说,就是能自动进行冰箱模式调换,始终让食物保持最佳存储状态,可让用户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了解冰箱里食物的数量、保鲜保质信息,可为用户提供健康食谱和营养禁忌,可提醒用户定时补充食品等;
由《冰箱储藏时间表》可知,部分食品在冰箱内储存也有储藏期限,超过食品冷藏储藏期限的食品仍有安全隐患,现有技术在储藏食品时无法对食品的储藏时间进行监管,仅可通过使用者来判断当前储藏的食品是否超过储藏期限,部分使用者可能无法准确判断食品是否处于安全食用的期限内,容易因食用过期食品导致安全健康问题。
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冰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冰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冰箱。
现有技术在储藏食品时无法对食品的储藏时间进行监管,仅可通过使用者来判断当前储藏的食品是否超过储藏期限,部分使用者可能无法准确判断食品是否处于安全食用的期限内,容易因食用过期食品导致安全健康问题;本发明通过设置隔离机构,首先将食品放置于隔离盒内,再将隔离盒放置于箱体内部,根据该食品的食用说明对隔离机构进行调整,当储藏食品超出预定食用时间后,对隔离机构内的食品进行锁定,避免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食已经过期的食品,进而避免出现食用过期食品引起健康问题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隔离机构包括隔离盒、第一电动推杆、卡舌、卡槽和定时器,所述箱体内部下表面靠近隔板的位置嵌入连接有隔离盒,所述箱体内部靠近隔离盒的位置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卡舌,所述隔离盒外表面靠近卡舌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卡舌与卡槽之间卡合连接,所述隔离盒内部一侧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定时器。
针对现有问题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设置隔离机构,首先将食品放置于隔离盒内,再将隔离盒放置于箱体内部,根据该食品的食用说明对定时器进行设置,当食品的放置时间超出定时器设置的时间后,令定时器通过电信号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利用电信号对第一电动推杆进行通电,此时第一电动推杆推动卡舌向前移动,使卡舌与卡槽卡合连接,对隔离盒进行锁死,此时隔离盒无法被直接打开,仅可利用控制器进行调整,该方式利用定时器对食品的放置时间进行监控,针对超出食用、储藏期限的食品进行锁定处理,仅可利用控制器进行解锁,有效避免因不知情导致误食的情况发生,保障使用者的食品安全,降低食品安全的隐患。
优选的,所述隔离盒上表面边缘位置呈环形分别固定连接有四组电磁铁,每组所述电磁铁分为两块,上端所述电磁铁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
当食品未在指定期限内食用后,食品本身将发生腐化、变质的情况,随着空气的流动,霉菌将溢出隔离盒,进而影响冰箱内其他食品的安全;本发明通过设置密封圈,在隔离盒锁死后,电磁铁通电,通电后的电磁铁相互排斥,进而使密封圈向上移动,对隔离盒及隔板的缝隙进行密封,阻止霉菌等由隔离盒上方的缝隙中逸散至箱体内部的上端,保护冰箱内其他食品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川,未经王晓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16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机构及车辆
- 下一篇:胡杨转录因子研究用干旱胁迫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