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长度导轨直线度测量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0915.9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3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常安;杜文波;李建钢;吕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27 | 分类号: | G01B11/27;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四川仓颉律师事务所 51329 | 代理人: | 张勇;曹华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长度 导轨 直线 测量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大长度导轨直线度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根据待测导轨的长度及测量精度要求,选择激光干涉仪作为直线度测量的主标准器,搭建测量平台;将固定台架(3)和运动平台(2)安装在导轨(1)的表面上,将第一激光干涉仪(5)、第二激光干涉仪(6)平行布置在固定台架(3)上,在导轨(1)上安装第一干涉镜组(51)和第二干涉镜组(61),在运动平台(2)上安装第一反射镜组(52)和第二反射镜组(62);调节磁力表座(4)的位置,使第一激光干涉仪(5)、第一干涉镜组(51)、第一反射镜组(52)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激光干涉仪(6)、第二干涉镜组(61)、第二反射镜组(62)处于同一直线上;
步骤二:调整测量平台;调整固定台架(3)上的夹具,调整激光干涉仪的方向,使激光干涉仪的激光光路与大长度直线导轨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
步骤三:采集数据;根据待测导轨的长度确定测量距离、采样点数和采样间隔;开启激光干涉仪,将运动平台(2)沿导轨x方向移动到第一个测量点位置处,读取第一激光干涉仪(5)、第二激光干涉仪(6)的读数,获取第1组x、y方向的位移数据;将运动平台(2)沿导轨x方向依次移动到其他测量点位置处,采集其他组x、y方向的位移数据,直至采集完成;
步骤四:分析采集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固定台架(3)上安装第三激光干涉仪、导轨(1)上安装第三干涉镜组,将第三干涉镜组安装在第三激光干涉仪和第三反射镜组之间,第三干涉镜组与第二干涉镜组(61)位于同一直线上,在运动平台(2)上安装第三反射镜组,第三反射镜组与第二反射镜组(62)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三激光干涉仪、第三干涉镜组和第三反射镜组位于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当待测导轨长度大于30m时,采用整段测量或分段测量方式测量导轨直线度;采用分段测量方式测量导轨直线度时,每段导轨测量的距离范围为0~30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采用整段测量方式测量导轨直线度时,将运动平台(2)沿导轨x方向移动到第一个测量点位置处,读取第一激光干涉仪(5)、第二激光干涉仪(6)的读数,获取第1组x、y方向的位移数据;将运动平台(2)沿导轨x方向依次移动到其他测量点位置处,采集其他组x、y方向的位移数据,直至采集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采用分段测量方式测量导轨直线度时,先采集第一段导轨直线度数据,采集后旋动激光干涉仪的遮光罩以遮盖激光,将运动平台(2)沿x的反方向移动3~5m,沿导轨(1)的x方向移动第一干涉镜组(51)、第二干涉镜组(61),使第一干涉镜组(51)和第一反射镜组(52)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二干涉镜组(61)和第二反射镜组(62)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测量第1组数据时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一致;再次旋动遮光罩,使激光沿导轨长度方向出射,采用与第一段导轨相同的方法采集第二段导轨的直线度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测量垂直直线度时,将第二激光干涉仪(6)、第二干涉镜组(61)和第二反射镜组(62)向同一方向旋转90度,采用与采集x、y方向位移数据相同的方式采集x、z方向的位移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采用端点法和\或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采用端点法拟合直线时,第1组数据为直线的首端点,最后一组数据为直线的末端点,计算直线方程;采用端点法拟合分段测量的数据时,分别求出第一段、第二段直线,将第一段与第二段重复测量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拟合后重复采用端点法拟合整条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09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