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器的调试补偿方法及光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0541.0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9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谭先友;于文科;郭超;孙阳辉;王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兴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068 | 分类号: | H01S5/068;H01S5/042;H04B10/5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迟承柏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器 调试 补偿 方法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器的调试补偿方法及光模块,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激光器参数;根据激光器参数确定所对应的调试电阻值;根据调试电阻值确定电阻网络模型,以及确定电阻网络模型中各电阻的阻值,使得电阻网络模型的等效阻值与调试电阻值之间的差值不大于设定阈值;根据电阻网络模型贴装电阻。本发明的激光器的调试补偿方法,采用纯模拟的电阻网络方式实现激光器偏置电流和工作温度点的配置。由于电阻网络不存在空间辐射环境单粒子翻转和总剂量效应,可以解决现有的激光器调试补偿控制方式抗辐射能力差而不适用于在空间通信中使用的技术问题。同时可省略微控制器方案,进而解决嵌入式软件控制逻辑代码认证复杂问题,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模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激光器的调试补偿方法及光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在线视频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星链Starlink卫星互联网计划的启动,全球低轨星座发展已全面进入竞争提速期。光纤通信技术以其传输带宽高、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强等诸多技术优势,成为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
根据空间激光通信客户载荷系统数据交换对通信带宽越来越高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客户在航天系统中使用光收发模块产品,航天器工作在复杂的宇航辐射环境下,对光模块产品的抗辐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激光器在不同的温度环境当中,其输出功率Po和阀值电流Ith是变化的,这就使得在光模块当中,激光器的特性很容易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要使激光器发射稳定,即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都有恒定的输出功率和消光比值,就必须对偏置电流IBIAS和调制电流IMOD进行调整和补偿,而补偿值的大小也必须随温度变化而相应的变化。
本技术领域中,一般通过设置微控制器等半导体器件组成的调节电路对激光器进行补偿,微控制器芯片一般基于单片机平台,运用单片机的DAC进行激光器偏置电流的配置和激光器工作温度点的设置,并将随温度变化的配置参数存储在单片机片内的存储单元中,存储单元一般是EEPROM或者FLASH,但是常规的EEPROM或者FLASH不抗空间辐射能力,在空间粒子的照射下出现存储单元的逻辑翻转,导致通信的中断,严重情况下甚至会毁坏整个通信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激光器中通过半导体器件调节偏置电流以及温度控制,受空间辐射影响大,存在在空间通信不适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激光器的调试补偿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激光器的调试补偿方法,包括:
获取激光器参数;
根据所述激光器参数确定所对应的调试电阻值;
根据所述调试电阻值确定电阻网络模型,以及确定所述电阻网络模型中各电阻的阻值,使得电阻网络模型的等效阻值与所述调试电阻值之间的差值不大于设定阈值;
根据所述电阻网络模型贴装电阻。
进一步的,在确定电阻网络模型步骤之前,还包括构建电阻网络模型集合的步骤,所述电阻网络模型集合中包括若干个电阻网络模型,确定电阻网络模型步骤中,根据所述调试电阻值从所述电阻网络模型集合中选择一个电阻网络模型,作为电阻网络模型。
进一步的,从所述电阻网络模型集合中确定电阻网络模型的方法包括:
分别确定各电阻网络模型满足等效阻值与所述调试电阻值之间的差值不大于设定阈值时的电阻参数,所述电阻参数包括:电阻的数量以及各电阻的阻值;
比较出包含电阻的数量最少的电阻网络模型,并将该电阻网络模型作为电阻网络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兴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兴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05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管自动切管机
- 下一篇:仿古建筑地下室采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