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固支部件天平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69157.9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6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花;彭超;吴继飞;徐来武;李为群;周方奇;汪多炜;高海燕;唐书红;王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6219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固支 部件 天平 | ||
1.一种双固支部件天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固支部件天平为钢件组合结构,左耳片(1)和右耳片(15)位于钢件组合结构的左、右两端,元件位于中段;
元件由从左至右顺序连接的左固定端(5)、左测量段(6)、左过渡段(7)、自由端(8)、右过渡段(9)、右测量段(10)、右固定端(11)组成;元件的左固定端(5)通过左铰链(3)安装在左耳片(1)的上部,元件的右固定端(11)通过右铰链(13)安装在右耳片(15)的上部;左固定端(5)与左耳片(1)之间、右固定端(11)与右耳片(15)之间均设置有缝隙(27);
自由端(8)的上部设置有水平的基准面Ⅰ(23),基准面Ⅰ(23)设置有销孔(21)和螺钉孔(22),基准面Ⅰ(23)通过销孔(21)采用销定位、通过螺钉孔(22)采用螺钉拉紧的方式与飞行器模型被测部件固定连接;
在左测量段(6)、右测量段(10)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转换为电压信号的电阻应变计;左测量段(6)、右测量段(10)的电阻应变计对应组合构成轴向力X分量、俯仰力矩Mz分量、侧向力Z分量、滚转力矩Mx分量、偏航力矩My分量的测量装置;右测量段(10)的电阻应变计的导线从右测量段(10)引出,经右过渡段(9)、自由端(8)、左过渡段(7)、左测量段(6)后并入左测量段(6)的电阻应变计的导线,全部导线再经左固定端(5)、左耳片(1)引出双固支部件天平,沿途在左过渡段(7)、自由端(8)、右过渡段(9)上设置引线槽Ⅴ(20)、在左上限位(4)和左固定端(5)上设置引线槽Ⅳ(19),在左上限位(4)上设置引线槽Ⅲ(18),在左耳片(1)、左下限位(2)上设置引线槽Ⅱ(17),在左耳片(1)上设置引线槽Ⅰ(16);
左耳片(1)和右耳片(15)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左下限位(2)和右下限位(14),左固定端(5)和右固定端(11)的侧面下部分别设置有左上限位(4)和右上限位(12),各限位用于限定元件受力变形引起的铰链转动的极限位置;左耳片(1)和右耳片(15)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1个台阶通孔,左耳片(1)和右耳片(15)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另1个相互对应的台阶通孔,台阶通孔靠近内侧的通孔内径小于靠近外侧的通孔内径,靠近内侧的通孔为圆柱孔Ⅰ(24)、靠近外侧的通孔为圆柱孔Ⅱ(25),台阶端面为竖直的基准面Ⅱ(26);基准面Ⅱ(26)用于定位,圆柱孔Ⅱ(25)通过柱轴与飞行器模型或者校准支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固支部件天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上限位(4)、左固定端(5)、左过渡段(7)、右过渡段(9)、右固定端(11)和右上限位(12)的外型相同,均为半圆柱体,半圆柱体的剖面的上部为圆弧、下部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固支部件天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测量段(6)和右测量段(10)均为方形体;轴向力X分量、俯仰力矩Mz分量、侧向力Z分量、滚转力矩Mx分量、偏航力矩My分量均采用双电桥,粘贴在右测量段(10)上下两面的电阻应变计组成M1电桥,粘贴在左测量段(6)上下两面的电阻应变计组成M2电桥,粘贴在右测量段(10)前后两面的电阻应变计组成M3电桥,粘贴在左测量段(6)前后两面的电阻应变计组成M4电桥,粘贴在右测量段(10)前后两面中间位置的电阻应变计组成M5电桥,粘贴在左测量段(6)前后两面中间位置的电阻应变计组成M6电桥;
各电桥具有以下公式:
其中,ΔUX为轴向力X分量的受载输出增量,为俯仰力矩Mz分量的受载输出增量,ΔUZ为侧向力Z分量的受载输出增量,为滚转力矩Mx分量的受载输出增量,为偏航力矩My分量受载输出增量,ΔU1为M1电桥的受载输出增量,ΔU2为M2电桥的受载输出增量,ΔU3为M3电桥的受载输出增量,ΔU4为M4电桥的受载输出增量,ΔU5为M5电桥的受载输出增量,ΔU6为M6电桥的受载输出增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91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