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8007.6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8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汪世清;刘练波;王兴俊;牛红伟;郭东方;王雨桐;李正宽;甘勇;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27/00 | 分类号: | F01K27/00;F01K25/1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垚琳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收 循环系统 | ||
本发明的提出了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回收碳捕集能量的双压有机朗肯动力循环系统包括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CO2回收系统、CO2捕集系统和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其中本发明利用双压有机朗肯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回收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中汽水混合物和CO2回收系统中CO2气体的能量,通过添加的第一回热器和第二回热器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碳捕集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化石能源的消耗,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随着化石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入大气中,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
二氧化碳的减排主要包括提高能源效率、使用新能源和二氧化碳捕集等技术。其中,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是针对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最大排放源——燃煤电厂烟气的最有效二氧化碳减排方法。在传统的烟气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以单乙醇胺(MEA)为代表的醇胺吸收—热再生工艺。但是电厂碳捕集过程中捕集醇胺溶液解析所需要的热量需要由3bar左右的低压蒸汽提供,低压蒸汽流出再沸器后成为汽水混合物,这部分低品位热量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这部分能量损耗是造成化学吸收法碳捕集能耗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捕集醇胺溶液解析后生成的CO2需要进行加压除水变为液态后才能进行储运,一般采用2~3个压气机进行压缩,每个16出口温度可以达到200℃以上,这部分压缩热经常得不到合理的运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高效利用二氧化碳回收捕集过程中的热量,减少能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根据不同品位的热源设计的并联式双压有机朗肯动力循环充分利用了CO2捕集和压缩过程中的可用热量,增大了电厂的电力输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至少包括: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所述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分别吸收CO2回收系统中的CO2以及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中的汽水混合物的热量后膨胀做功;其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包括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和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所述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和所述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循环回路上均设置换热器、涡轮机、回热器和冷凝器;
所述CO2回收系统;所述CO2回收系统将CO2分别与所述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以及CO2捕集系统中循环的捕集醇胺溶液换热后回收储存;
所述CO2捕集系统;所述CO2捕集系统中循环的捕集醇胺溶液捕集原料气中的CO2,并进一步解析出气体CO2,气体CO2经过所述CO2回收系统回收和储存;和
所述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利用低压水蒸汽分别与所述所述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和所述CO2捕集系统中的捕集醇胺溶液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换热器的冷侧、第一涡轮机、第一回热器的热侧、第二冷凝器和第一回热器的冷侧形成的循环回路;其中所述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中的汽水混合物通入第五换热器的热侧对所述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换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8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