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止地震对隧道冲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66582.2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2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帅;刘传正;合田胜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20/02 | 分类号: | E21D20/02;E21D2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姬建正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止 地震 隧道 冲击 支护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地震对隧道冲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包括:注浆管,其外表面绕设有至少三根外绕丝,且外绕丝与注浆管之间共同构成锚索本体结构,所述锚索本体结构能够穿过隧道顶板并伸入至岩石层中的预置孔中,所述预置孔的尾部还设有延伸弧孔;导向锥,其固定于注浆管的伸入端端部;所述锚索本体结构为可形变材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浆支护锚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地震对隧道冲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
背景技术
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常常修建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隧道,而隧道工程相对于桥梁工程与公路工程而言施工难度更高而且危险系数更大,因此需要较佳的支护防护,而在隧道修建时,常常采用注浆支护锚索作为其支护手段之一,现有的锚索设备,其往往索体直接插入岩石层内,然后通过注浆液与岩壁结合,其锚索索体与浆液结合固定性较差,并且无法有效的应对地震对于隧道的冲击。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防止地震对隧道冲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止地震对隧道冲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包括:
注浆管,其外表面绕设有至少三根外绕丝,且外绕丝与注浆管共同构成锚索本体结构,所述锚索本体结构穿过隧道顶板并伸入至岩石层中的预置孔中,所述预置孔的尾部还设有延伸弧孔;
导向锥,其固定于注浆管的伸入端端部;
所述锚索本体结构为可形变材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延伸弧孔至少包括一段与预置孔相互垂直的延伸部分。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锚索本体结构被分隔为至少三段,且相邻两段之间采用馈能减震组件相连。
进一步,作为优选,其中一个馈能减震组件位于预置孔中,另一馈能减震组件位于延伸弧孔中且与预置孔相互垂直的延伸部分位置处。
进一步,作为优选,两个馈能减震组件之间所对应的注浆管上以及注浆管靠近导向锥位置处开设有注浆孔。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馈能减震组件包括:
安装筒;
对称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筒中的两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伸入所述安装筒的一端还固定有活塞;
挤压缓冲组件,设置于两个活塞之间;
第二环体,其滑动套设于所述连接臂的外部,且所述第二环体远离活塞的一端圆周阵列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用于与分压缓冲组件相连,所述分压缓冲组件固定于所述安装筒上;以及
第一环体,其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筒的内壁上,且与所述第二环体相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环体远离活塞的一端圆周阵列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至分压缓冲组件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未受压情况下,能够使的所述第一环体与挤压缓冲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环体与挤压缓冲组件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挤压缓冲组件包括两个对称滑动设置于安装筒中的缓冲层,两个缓冲层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多个对称设置的缓冲座,所述缓冲座的两端固定有连接架;
对应的缓冲座之间的连接架相互连接设置;
对应的缓冲座之间采用X型支撑架进行支撑连接;
所述连接架以及支撑架均为弹性形变材质;
相邻四个连接架之间还填充有填充层。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分压缓冲组件为圆周阵列排布的多个,且包括:
安装板,用于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未经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65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