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蚁引诱剂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64207.4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8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偲;张浪;杜澄举;易聪;吕海龙;马涛;温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37/42 | 分类号: | A01N37/42;A01P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高冰 |
地址: | 51064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蚁 引诱 | ||
本发明涉及引诱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蚁引诱剂,包括乙酰丙酮酸乙酯。本发明引诱剂源于生物防治真菌代谢产物。本发明采用的单体纯化合物,性质稳定,对环境友好,对白蚁的引诱效果好,对白蚁的灭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诱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蚁引诱剂。
技术背景
中国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是全球分布的最具有破坏性的城市害虫之一,会破坏室内空间(例如住宅和建筑物)、室外区域(例如花园、庭院和公园)和农田中的木质材料等,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目前,白蚁防治主要依靠化学防治,毒杀直接或间接接触杀虫剂的白蚁。但白蚁活动范围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土壤散布杀虫剂,毒杀白蚁的数量和效果有限。因此使白蚁的大量聚集,吸引和引诱白蚁,有利于毒杀更大数量的白蚁和白蚁巢群,防止中国台湾乳白蚁对农林业生产及人民经济造成重大的危害。
本发明人团队长期从事白蚁防治和化学生态学研究,长期使用松木块等物理方法和手段诱捕地下白蚁,物理诱捕无污染,无残留,减少环境污染,但耗时较长,诱捕白蚁的效率较低。使用白蚁引诱剂可以短时间内诱捕到大量的白蚁,能防治杀灭更多的白蚁。因此,提供一种效果好的引诱剂对彻底杀灭白蚁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白蚁引诱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白蚁引诱剂,包括乙酰丙酮酸乙酯。
优选地,所述白蚁为中国台湾乳白蚁。
优选地,乙酰丙酮酸乙酯源于生物防治真菌代谢物。
所述真菌为绿木霉代谢物。
优选地,所述乙酰丙酮酸乙酯的浓度大于等于1mg/m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蚁引诱剂,源于生物防治真菌代谢产物。本发明采用的单体纯化合物,性质稳定,对环境友好,对白蚁的引诱效果好,对白蚁的灭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中的测试装置(A为实施例1中白蚁聚集行为实验装置;B为实施例2中白蚁示踪行为实验装置);
图2实施例1中对白蚁引诱剂对白蚁引诱聚集行为的测试结果;
图3实施例2中对白蚁引诱剂对白蚁引诱聚集行为的测试结果。
附图标记说明:
1、直径为9cm培养皿;2、直径为2.5cm滤纸片;3、A4打印纸;4、直径为6cm,且开口为1cm的圆环;5、长度为6cm的铅笔线;6、长度为5cm的铅笔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除特殊说明,本实施例中所用的设备均为常规实验设备,所用的材料、试剂若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得到,无特殊说明的实验方法也为常规实验方法。
实施例1
本实验证明本发明的白蚁引诱剂能引起白蚁聚集行为。
具体实验方法与结果如下:
1)将引诱剂单体化合物溶解在丙酮中,配制成1mg/mL的丙酮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42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动仓底卸料器
- 下一篇:二氧化碳转化成一氧化碳水制氢新工艺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