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飞行器的扰流板致动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3761.0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5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N·V·黄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音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58 | 分类号: | B64C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青芝;王小东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飞行器 扰流板致动 系统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用于飞行器的扰流板致动系统和方法。飞行器包括机翼、扰流板、可在巡航位置与向上位置之间以及在巡航位置与下垂位置之间移动的扰流板、以及联接到飞行器的液压系统的扰流板致动系统,扰流板致动系统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连接在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的齿条(齿条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联接到齿条的小齿轮(当齿条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小齿轮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旋转)、联接到小齿轮的第一曲柄臂(第一曲柄臂随小齿轮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旋转)以及联接到第一曲柄臂和扰流板的第二曲柄臂(当第一曲柄臂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旋转时,第二曲柄臂使扰流板在巡航位置与向上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飞行器,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飞行器的扰流板致动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飞行器通常沿机翼主体的顶部采用扰流板。扰流板可用于使飞行器减速或使飞行器下降。扰流板也可以下垂以在功能上代替机翼主体的前襟翼并保持与机翼主体的后缘襟翼的间隙和重叠。用于控制扰流板的致动系统安装在机翼主体中。此外,机翼主体内的翼梁箱可以为飞行器储存燃料。增加翼梁箱的尺寸增加了可以存储在其中的燃料量,因此提高了飞行器的性能范围。翼梁箱的尺寸受限于包含在机翼主体中的致动系统的尺寸和布置。此外,飞行器的性能范围基于联接到机翼主体的整流罩的尺寸和/或基于在飞行器飞行期间由扰流板浮动导致的阻力。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的示例性飞行器包括机翼、可旋转地联接到机翼的扰流板、可在巡航位置与向上位置之间以及在巡航位置与下垂位置之间移动的扰流板、以及联接到飞行器的液压系统的扰流板致动系统。扰流板致动系统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以及联接在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的齿条。该齿条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小齿轮联接到齿条,当齿条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小齿轮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旋转。第一曲柄臂联接到小齿轮,第一曲柄臂随小齿轮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旋转。第二曲柄臂联接到第一曲柄臂和扰流板。第二曲柄臂用于当第一曲柄臂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旋转时,使扰流板在巡航位置与向上位置之间移动。
本文公开的示例性方法包括在远程电子单元(REU)处从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电子设备(FCE)接收命令信号。响应于在REU处接收到命令信号,伺服阀通过来自REU的控制信号从中间状态切换到第一状态或从中间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响应于伺服阀切换到第二状态,液压流体从伺服阀提供至联接到齿条的活塞,该齿条响应于液压流体被提供至活塞而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齿条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小齿轮从第三位置旋转到第四位置,小齿轮导致第一曲柄臂的相应旋转。使联接到第一曲柄臂的第二曲柄臂旋转,并且当第二曲柄臂旋转时,飞行器的扰流板从巡航位置移动到向上位置。
本文公开的示例性装置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以及联接在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的齿条。该齿条可在汽缸内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小齿轮联接到齿条,当齿条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小齿轮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旋转。第一曲柄臂联接到小齿轮,第一曲柄臂随小齿轮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旋转。第二曲柄臂联接到第一曲柄臂和飞行器的扰流板,当小齿轮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旋转时,第二曲柄臂使扰流板在巡航位置与向上位置之间移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可以在其中实现本文公开的示例的示例性飞行器。
图2A是来自图1的示例性飞行器的示例性机翼主体的俯视图。
图2B是沿图2A的线A-A截取的图2A的示例性机翼主体的剖视图。
图3A示出了用于扰流板致动的第一解决方案,其中致动器和扰流板缩回。
图3B示出了图3A的用于扰流板致动的第一解决方案,其中致动器和扰流板伸出。
图4A示出了用于扰流板致动的第二解决方案,其中致动器和扰流板伸出。
图4B示出了图4A的用于扰流板致动的第二解决方案,其中改变了后翼梁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音公司,未经波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3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轮负载联接件冷却系统
- 下一篇:机械致动的臂端工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