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处理渗滤液的高负荷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原位形成颗粒污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2285.0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2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勇;杨寿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宛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1 | 代理人: | 徐静杰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渗滤 负荷 厌氧氨 氧化 反应器 原位 形成 颗粒 污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污水生物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在处理渗滤液的高负荷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原位形成颗粒污泥的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充分利用渗滤液中含有的高浓度的碱度和钙离子,将厌氧氨氧化工艺应用于含高浓度氨氮渗滤液处理,在厌氧氨氧化工艺产生的碱性环境及适当调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pH的条件下,原位形成碳酸钙沉淀强化厌氧氨氧化颗粒化并实现高负荷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生物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在处理渗滤液的高负荷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原位形成颗粒污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渗滤液通常由高浓度的氨氮(可高达2000mg/L至3000mg/L)、有机物和金属组成,对微生物具有较高的毒性。此外,含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因此,在排放到水体之前,需要先进行生物处理将氨氮从渗滤液中去除。目前,厌氧氨氧化工艺是一种较常用的生物脱氮技术,该技术可以同时将氨氮和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无需添加有机碳源,且污泥产量低。
然而,很多不足仍然制约着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广泛应用和工业化,例如,厌氧氨氧化菌的倍增时间长(约10~12天),生长速度低,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等。因此,保留足够的生物量对于保证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稳定运行就尤为重要。颗粒化是一种通过提高微生物的适应能力、抗冲击性和沉降性来提高生物量的保留能力的方法。目前,污泥颗粒化是一种提高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性能的有效方法,因颗粒具有更高的密度和更好的沉降特性,因此可以有效地将生物量保留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
目前的颗粒化方法,如投加颗粒活性炭等物质,可以促进厌氧氨氧化体系的污泥颗粒化,构建厌氧氨氧化-羟基磷灰石体系,也可以有效地实现厌氧氨氧化污泥颗粒化。但是,上述的方法,要么需要外加载体物质,要么需要投加含溶解性磷酸根的化学物质,费用较高。
现有的处理方法均存在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处理渗滤液的高负荷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原位形成颗粒污泥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在处理渗滤液的高负荷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原位形成颗粒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接种厌氧氨氧化絮状污泥,将渗滤液稀释后作为初始进水进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之后逐步降低渗滤液稀释倍数作为后续进水,最后将未经稀释的渗滤液直接作为进水,以逐步提高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进水的氮浓度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负荷,使得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成功启动;
S2:将S1步骤中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产生的部分出水通过蠕动泵加压回流,并与S1步骤中的进水混合后,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底部流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以促进碳酸钙沉淀的形成,进一步促进厌氧氨氧化污泥颗粒化;
S3: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厌氧氨氧化污泥实现颗粒化,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能够在高负荷下稳定运行。
优选的,S2步骤中,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出水的回流流量与进水流量之比保持在10-25之间。
优选的,S2步骤中,调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出水的pH至8-9之间,以促进碳酸钙沉淀的形成。
优选的,S2步骤中,加热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使得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的温度保持在30℃至35℃。
优选的,S1步骤中,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为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
优选的,S1步骤中,渗滤液为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垃圾堆肥厂渗滤液、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或填埋场渗滤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优选的,S3步骤中,高负荷不低于30g N/L/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2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