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数码打印水披覆膜、墨水、水转印方法及水转印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59125.0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1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祥;余钰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天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50 | 分类号: | B41M5/50;B41M5/52;B41M7/00;B41M5/00;C09D11/30;C09D11/36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苏文芝 |
地址: | 519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 打印 水披覆膜 墨水 水转印 方法 产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数码打印水披覆膜、墨水、水转印方法及水转印产品,可数码打印水披覆膜包括支撑层和吸墨层,吸墨层设置在支撑层上,按质量百分比,吸墨层包括80%~85%重芳香烃、1%~5%偶联剂和5.5%~15%助剂,弱溶剂墨水包括3%~5%颜料、2%~5%氯醋树脂、0.1%~1.0%润湿流平剂和90%~95%有机溶剂,含有重芳香烃的吸墨层能够牢牢固定墨水,使墨水吸附在吸膜层表面形成油墨层,从而很好地锁定墨点,从而使用该种水披覆膜进行墨水图像的打印时,无需使用丝网印刷固定墨水,通过喷印墨水进行打印,使得水披覆转印的工艺更加简单,得到的产品图像清晰,附着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转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数码打印水披覆膜、墨水、水转印方法及水转印产品。
背景技术
水转印技术广泛应用于非平面物体的印刷,例如汽车方向盘、迎宾踏板、汽车内饰件、童车、玩具和工艺装饰品等的印刷。传统的水转印工艺首先制备聚乙烯醇(PVA)水溶膜,然后通过凹版印刷,将图案印刷到PVA膜上,然后再使用印刷有图像的PVA膜进行水转印。由于PVA膜非常柔软,无法直接进行数码喷墨打印,因此需要进行凹版印刷或丝印,在印刷过程需要制造凹版或网线版;并且PVA膜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印刷时容易导致PVA膜发生形变,因此会导致操作工艺复杂冗长,不适合高品质、小批量、花样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
公开号为CN111391531A、名称为:一种数码喷墨打印水膜的制备方法、水膜及水转印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一种数码喷墨打印水膜的制备方法、水膜及水转印方法,其中水膜主要包括纸张、PET、PVA和聚氨酯光油层,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如下缺陷:(1)该水膜材料无法使用普通的弱溶剂墨水打印,且打印后墨水无渗透性,出现流挂;(2)转印过程图案粗糙、还原度差等问题。
公开号为CN111923628A、名称为一种可打印水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可打印水膜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打印水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可打印水膜,其中水膜包括PET层、改性PVA配方层和打印涂层,且在打印涂层的涂抹前需对材料进行电晕工艺处理。电晕处理是在介质中发生局部放电的现象,一方面,电晕处理对材料表面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影响,如材料表面层皱褶或破损等;另一方面,电晕处理过的材料表面张力稳定性差,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晕效果会逐渐减弱,影响转印品图像质量。再者,该法较为繁琐,效率低下,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使用具有一定难度,限制了打印操作性。
因此现需要一种能够使用弱溶剂墨水打印,且喷印转印质量好的同时,制作工艺简单,使用工艺简单的水披覆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与弱溶剂墨水配合使用的可数码打印的水披覆膜。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喷印至上述水披覆膜的弱溶剂墨水。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一种能够实现喷墨墨水的水转印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一种通过上述水转印方法得到的水转印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可数码打印水披覆膜包括支撑层和吸墨层,吸墨层设置在支撑层上,按质量百分比,吸墨层包括80%~85%重芳香烃、1%~5%偶联剂和5.5%~15%助剂。
由上述方案可见,水披覆膜上的吸墨层中含有重芳香烃和偶联剂,重芳香烃中含有大量苯环,对偶联剂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既可提高吸墨层与承印介质间的粘结性,又可协同偶联剂与墨水中的颜料或树脂之间进行化学键的连接或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得含有重芳香烃的吸墨层能够牢牢固定墨水,使墨水吸附在吸墨层表面形成油墨层,从而很好地锁定墨点,从而使用该种水披覆膜进行墨水图像的打印时,无需使用丝网印刷固定墨水,通过喷印墨水进行打印,使得水披覆转印的工艺更加简单。
进一步的方案是,重芳香烃为至少含有两种碳原子数在6~10的芳烃的混合物;偶联剂为丙烯酸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天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天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9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