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用凝胶状麻药按压贴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8176.1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1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朱梦华;何思金;陈平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用 凝胶 麻药 按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用凝胶状麻药按压贴。一种外用凝胶状麻药按压贴,包括与人体配合一侧的渗透层和远离人体一层的非渗透层,在所述渗透层和非渗透层组合形成的麻药按压贴之间设有储药层,所述储药层为蜂巢式结构且蜂巢式结构背面与非渗透层粘接,以及,蜂巢式结构与渗透层配合一面的蜂巢格栅具有粘性并与渗透层粘接配合,在蜂巢式结构的蜂巢中均放置有由表面胶化以避免药效流失的凝胶状麻醉药物颗粒;在使用时,所述凝胶状麻醉药物颗粒是遇到超过预设的压力挤压即凝胶状麻醉药物颗粒渗透包裹层并经渗透层渗出。本发明一种外用凝胶状麻药按压贴,使用方便,麻醉效果好并且有利于具有流动性凝胶状麻药的用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方便,麻醉效果好并且有利于具有流动性凝胶状麻药的用药的外用凝胶状麻药按压贴。
背景技术
目前外用麻药大致有乳膏和贴剂,乳膏需要涂抹在患者皮肤后再盖上保鲜膜,弊端是需要患者配合操作,否则在敷药过程中容易蹭到乳膏,使得乳膏涂抹不均匀,并且保鲜膜固定不够稳定导致容易脱落,外用麻药贴一般是本身含有药物,需要撕开保护膜后贴于患处再按压贴片,但这类外用麻药贴无法较好保存凝胶状具有流动性的麻药,在操作过程中容易使麻药的药效和药量挥发、流失,在挤压贴片后也无法很好释放凝胶状麻药的药效,不能使凝胶状具有流动性的麻药以原形态充分释放到皮肤上,药物起效时间长,使用起来不经济,会浪费患者大量时间,而且患者的皮肤上需要粘贴的位置面积大小不一,外用麻药贴无法很好覆盖在皮肤上,使得麻醉效果不佳。
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麻醉效果好并且有利于具有流动性凝胶状麻药的用药的外用凝胶状麻药按压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用凝胶状麻药按压贴,包括与人体配合一侧的渗透层和远离人体一层的非渗透层,在所述渗透层和非渗透层组合形成的麻药按压贴之间设有储药层,所述储药层为蜂巢式结构且蜂巢式结构背面与非渗透层粘接,以及,蜂巢式结构与渗透层配合一面的蜂巢格栅具有粘性并与渗透层粘接配合,在蜂巢式结构的蜂巢中均放置有由表面胶化以避免药效流失的凝胶状麻醉药物颗粒;在使用时,所述凝胶状麻醉药物颗粒是遇到超过预设的压力挤压即凝胶状麻醉药物颗粒渗透包裹层并经渗透层渗出。
进一步地,所述蜂巢式结构包括蜂巢壁,所述蜂巢壁呈蜂巢格栅结构规则布置在所述渗透层和非渗透层之间,其中,所述蜂巢壁之间的空腔形成能够放置所述凝胶状麻醉药物颗粒的蜂巢腔,所述蜂巢壁与渗透层、非渗透层配合一面的蜂巢壁均具有粘性并与渗透层、非渗透层粘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蜂巢壁采用医用可渗透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凝胶状麻醉药物颗粒有规则布置于所述蜂巢腔内而使所述储药层布置在所述渗透层和非渗透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凝胶状麻醉药物颗粒通过球化技术制作形成表面胶化具有包裹层的凝珠状药物结构,在对凝珠状药物结构施力超过预设压力时,包裹层被挤破,凝胶状麻醉药物颗粒渗出并经蜂巢壁、渗透层渗出。
进一步地,在所述渗透层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一面设有能够剥离的保护膜。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膜采用膏药膜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非渗透层采用医用胶布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层为医用纱布层。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8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