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及监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57630.1 | 申请日: | 2022-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2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阳;李保;荣书玲;李变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A61B5/024;A61B5/0265;A61B5/00;A61B8/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 地址: | 030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桡动脉 压迫 止血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及监测方法,包括:采用超声微型探头获取桡动脉的出血内口,并将渗血检测仪置于出血外口的上方;压迫控制装置对出血内口压迫;根据术后血压设定压迫控制装置的初始压力,利用脉搏传感器和渗血检测仪监测患者信息;若监测到渗血增设压力,若监测不到脉搏释放压力;确定设定的压迫压力;设定压力释放的总时间、设定定值的释放压力和释放间隔时间;在压力释放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信息,直至压力释放结束。本发明通过超声微型探头精准获取出血内口位置,实现对出血内口精准压迫;本发明通过传感器采集出血内外口信息,并经控制器处理分析,实现对出血内口压迫压力的智能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的发病人数日益增加,冠脉造影或经皮冠脉接入已成为临床诊断与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相对于经股动脉穿刺,经桡动脉穿刺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易于压迫等优点。因此,桡动脉逐步成为冠脉造影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首选的穿刺部位。桡动脉穿刺后的压迫止血也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
现有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无论是气加压板压迫型还是气囊加压型,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过度压迫桡动脉及其周围的血管神经,导致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如穿刺点的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骨筋膜室综合征。现有的桡动脉压迫止血设备还存在稳定性较差、术后渗血观察时间长等缺陷。因此,研发一种可精准定位、更智能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会导致并发症的缺陷,以及解决现有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不能依据桡动脉波动情况智能调节对桡动脉出血内口的压迫压力,提供一种更加智能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监测方法,旨在解决基于临床使用时,现有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不能实时监测桡动脉出血内外口信息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智能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监测方法,应用于压迫止血器本体上,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超声微型探头配合外部超声显示元件精确获取桡动脉的出血内口,并将渗血检测仪置于出血外口的上方;其中,所述超声微型探头设于所述压迫止血器本体上具有的定位孔内,与压迫止血器本体成为一整体;
S2.基于获取的出血内口,将超声微型探头拆除的同时,控制器控制压迫控制装置移动至所述定位孔内对出血内口实现压迫;
S3.控制器设定压迫控制装置的初始压力,并利用脉搏传感器监测患者首次脉搏的强弱以及实时监测患者脉搏次数,同时通过渗血检测仪实时监测出血外口的出血情况;其中,所述初始压力的数值是依据患者术后收缩压并在此基础上增设20-30mmHg的血压设定的;
S4.若渗血检测仪发出渗血报警信号,控制器将在初始压力的基础上,增设一定值压力至压迫控制装置中,加强压紧后再次监测渗血检测仪是否渗血报警以及脉搏是否属于正常范围;
若脉搏传感器监测不到脉搏或脉搏微弱,控制器将在初始压力的基础上,释放一定值压力至压迫控制装置中,减少压紧后再次监测渗血检测仪是否渗血报警以及脉搏是否属于正常范围;
S5.重复步骤S4若干次,直至渗血检测仪无渗血报警且脉搏传感器监测脉搏在正常范围后,最终确定出控制器设定的压迫控制装置的压迫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未经山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7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