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冲击性给排水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6935.0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3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霞;李佳佳;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淑霞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55/045;F16L55/05;F16L55/24;F16L5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耿路 |
地址: | 4538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排水管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抗冲击性给排水管道,属于给排水管道技术领域。该高抗冲击性给排水管道包括:弯管、挡板、外壳和弹簧,弯管远离旋转中心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挡板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所述铰接轴垂直于弯管的弧度方向;外壳固定连接弯管的第一通孔处的外壁,且外壳完全覆盖第一通孔;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外壳的内侧底壁,另一端连接挡板。本发明的高抗冲击性给排水管道设置通过可旋转的挡板,用以改变弯管的直径进而减小水流流速,挡板承受进水端水流的大部分冲击,并通过弹簧的压缩将冲击力部分吸收,减小了水流对挡板的磨损,使得本高抗冲击性给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更长,稳定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排水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抗冲击性给排水管道。
背景技术
给排水管道工程是输送和分配工业给水和生活饮用水及收集、输送和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的管(渠)道系统工程,给排水管道工程是给排水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整个给排水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它包括管(渠)道系统本身及管(渠)道系统上的各种构筑物工程(如泵站、蓄水池、管桥、闸门井、污水检查井、雨水口等)。
现代城市用水往往通过多级加压输送,直线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承受较高的径向压力,然而对于弯管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受到较高的径向压力,弯管的远离旋转中心的侧壁还受到水流的冲击力,使得弯管内壁与水流的摩擦力增大,减少了管体的使用年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抗冲击性给排水管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抗冲击性给排水管道,包括:弯管、挡板、外壳和弹簧,弯管远离旋转中心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挡板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所述铰接轴垂直于弯管的弧度方向;外壳固定连接弯管的第一通孔处的外壁,且外壳完全覆盖第一通孔;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外壳的内侧底壁,另一端连接挡板。
较佳地,所述挡板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凸块,所述凸块的外形轮廓均设有圆角,且凸块内设有沿弯管弧度方向的第二通孔。
较佳地,所述外壳的底壁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穿设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中部设有圆柱面,圆柱面固定连接密封轴承的内圈,密封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第三通孔的侧壁,第一螺栓的端部螺纹连接螺母,螺母固定连接第一滑块,第一滑块滑动连接轨道槽,轨道槽垂直且固定连接外壳的底壁;螺母连接弹簧的端面。
较佳地,所述外壳的底壁外侧铰接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互相平行的卡板。
较佳地,所述螺母的两侧各固定连接一个第一滑块,各第一滑块均对应一个轨道槽,轨道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外壳的底壁。
较佳地,所述弯管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和出水端均固定连接法兰;所述铰接轴位于靠近出水端的第一通孔的侧壁。
较佳地,所述挡板的相对两侧面均固定连接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所在直线平行于铰接轴,各第二滑块均对应滑动连接一个滑槽,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
较佳地,所述外壳靠近出水端的一侧设有用于排污的螺纹孔,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二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高抗冲击性给排水管道通过设置可旋转的挡板,用以改变弯管的直径进而减小水流流速,挡板承受进水端水流的大部分冲击,并通过弹簧的压缩将冲击力部分吸收,减小了水流对挡板的磨损,使得本高抗冲击性给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更长,稳定性更好。
凸块和第二通孔的设计能够防止挡板频繁大幅度压缩弹簧的问题,减小了水流波动较大,避免了危险的发生;同时水流中混合的泥沙能够从第二通孔内流过,减小了挡板处水流速降低后,发生泥沙堆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凸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淑霞,未经张淑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69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