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便快速的食用菌土壤跳虫调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5733.4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4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怡萍;袁向群;李鸣雷;闫梓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38 |
代理公司: | 西安鼎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3 | 代理人: | 刘喜保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便 快速 食用菌 土壤 跳虫 调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土壤害虫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简便快速的食用菌土壤跳虫调查方法,包括,选取采样地点,土壤采样,取样加水和统计跳虫数量等步骤。本发明的方法首先在有跳虫危害的食用菌种植棚室里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采集土壤取样样品,将土壤样品混合均匀,取适量混匀的土壤样品加适量水搅拌均匀,沉淀22~28小时后,跳虫就会漂浮到水面,此时利用沉淀的泥土背景色和清澈的水面形成色差对比,可以清楚地数清该样品土壤的跳虫数,进而推算出整个棚室里跳虫的发生数量。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对土壤跳虫作出较为精准的计数,为了解土壤跳虫发生动态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研究提供了方便;且本发明步骤简单,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准,效率高,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害虫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便快速的食用菌土壤跳虫调查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材,具有素中之荤的美称,其品种繁多,包括有香菇、平菇、木耳、羊肚菌、金针菇、银耳和茶树菇等。食用菌中的粗蛋白含量能达到13%-46%,远高于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甚至可比肩肉类和蛋类等食物,主要包含维生素B、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以及钾、铁、钙、硒和锗等矿物质,营养丰富,常吃食用菌可以起到补中益气、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延缓衰老和化痰止咳等作用。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食用菌的需求量正在逐年攀升,这使得食用菌的栽培规模也逐渐扩,但其栽培过程中发生的病虫害常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病虫害已成为制约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食用菌的害虫中,跳虫作为食用菌中的一种主要害虫,主要危害土栽食用菌(木耳和羊肚菌等)的菌丝和子实体,严重时菌盖几乎会被吃光,其排泄物也会污染子实体,引发多种病害,从而导致食用菌失去经济价值。为了有效防控食用菌跳虫,本领域已经研究出了各种害虫防治措施。但食用菌跳虫一般在土壤中潜伏,十分隐蔽,常被菇农忽视,等发现无法出菇时或者看到跳虫在子实体上危害时,跳虫已经大量入侵。因此,提前统计并判断出食用菌土壤中跳虫的数量,然后根据数量的多少,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在土壤中做好防治是食用菌跳虫防治的关键环节。
食用菌土壤跳虫因形态小(体长1-1.5mm),藏于土壤中,不好发现且非常活泼,难于统计数量。传统的食用菌土壤跳虫的数量统计方法主要为Tullgern法,该方法用100W的白炽灯为发热装置,在漏斗上方照射土壤,漏斗口与装有75%酒精的三角瓶相连。样品放入筛网,加热启动跳虫透过网目进入三角瓶,时间为,加热出现焦味为标准。但是此方法一套装置只能处理一组,需要配备多个装备,而且跳虫可能从漏斗上方逃跑,由于时间过长,白炽灯发热过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本领域亟需提出一种简便快速的食用菌土壤跳虫调查方法,从而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的食用菌土壤跳虫调查方法,其步骤简单,检测速度快,检测较为精准,效率高;且辅助工具简单易得,大大节约了检测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简便快速的食用菌土壤跳虫调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选取采样地点,随机选取食用菌种植棚室内的五个地点作为采样点,分别命名为A、B、C、D、E;
步骤S2,土壤采样,对A采样点进行土壤采样,并将采取的土壤混合均匀;
步骤S3,取样加水,将步骤S2中的混合均匀的土壤取出部分,并平均分为N份,且每份体积为V,在每份土壤样品中分别加入3V体积的水,搅拌均匀后静置;
步骤S4,统计跳虫数量,分别统计步骤S3中每份土壤样品中的跳虫数量,分别记为A11~A1N;
步骤S5,对B、C、D、E四个采样点重复步骤S2-S4,并将每个采样点的跳虫数量进行统计,最后得到其余四个采样点的跳虫数量分别为B11~B1N、C11~C1N、D11~D1N、E11~E1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57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碳负极片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连杆自动化清洗检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