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频处理器及音频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5492.3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6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高俊岩;王艺超;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伶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寒武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1 | 代理人: | 杨登佐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频 处理器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频处理器及音频处理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有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转换模块、第三控制模块以及信号输出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包括有第二控制芯片U8,信号转换模块包括有依次电性连接的数模转换子模块、模拟处理子模块和模数转换子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再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校准以及激励处理,最后转换回数字信号并传输给第三控制模块,第三控制模块包括有与第二控制芯片U8相互电性连接的第三控制芯片U10,第三控制模块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再通过信号输出模块输出音频信号。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成本适中、可靠性高、信号处理方式灵活,以及有效提高输出音质音效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音频处理器及音频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音频专业处理芯片和相关算法基本掌握在国外大厂手中,国内厂家想买也买不到,特别是顶级DSP芯片(如WEISS,RME,雅马哈,SONY等),这就让国内的音频产品和音频处理电路的发展停滞不前,从而不能生产出带有数字音色处理电路的音频处理设备或产品,整体档次和声音质量明显不如国外顶级厂商的设备或产品。
然而目前国际同类音频处理器虽然在算法上有一定优化,但是依旧很难将音频信号处理到理想状态,主要由于目前的数字音频系统容易出现数据误码,带内群时延过高以及有益音质的偶次谐波丧失,劣化音质的奇次谐波过高等情况,即使处理过的音频信号也会使得听感存在毛刺,不润泽,不通透,以及缺乏鲜活、自然、真实感的听感和音效。
因此,针对以上弊端,特设计出全新架构的此款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音频处理器及音频处理方法,具有结构新颖、成本适中、可靠性高、信号处理方式灵活,以及有效提高输出音质音效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音频处理器,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有相适配的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转换模块、第三控制模块以及信号输出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包括有第二控制芯片U8以及与外部输入信号相连接的信号输入接口,第二控制模块将外部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传输给信号转换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包括有依次电性连接的数模转换子模块、模拟处理子模块和模数转换子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将第二控制模块传输来的信号依次通过数模转换子模块、模拟处理子模块和模数转换子模块,从而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再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校准以及激励处理,最后再转换回数字信号并传输给第三控制模块,第三控制模块包括有与第二控制芯片U8相互电性连接的第三控制芯片U10,第三控制模块通过第三控制芯片U10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再通过信号输出模块输出音频信号。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有第一控制芯片U4以及与第一控制芯片U4电性连接的第一控制电路,第一控制芯片U4设置为STM32F103C8T6型单片机,第一控制芯片U4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8相互电性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8和第三控制芯片U10均设置为EP20K160ETC144-3型单片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数模转换子模块和模数转换子模块分别设置有数模转换芯片U1和模数转换芯片U9,数模转换芯片U1设置为ES9028QM型高性能DAC转换器,模数转换芯片U9设置为ES9822型高性能ADC转换器,数模转换芯片U1和模数转换芯片U9分别将传输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和传输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拟处理子模块包括有相互电性连接的第一处理电路、第二处理电路、第三处理电路和第四处理电路,且第一处理电路、第二处理电路、第三处理电路和第四处理电路的两端通过继电器K1、K2分别与所述数模转换子模块和模数转换子模块相互电性连接,继电器K1、K2进行切换选择第一处理电路、第二处理电路、第三处理电路和第四处理电路中的一种或多种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且继电器K1、K2均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相互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伶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伶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5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