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检测用的辅助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4440.4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9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剑;席超湖;商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89 | 分类号: | G01N21/89;G01N21/01;G01N21/13;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陈文水 |
地址: | 256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检测 辅助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检测用的辅助设备,具体涉及新能源检测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部设有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位于下支撑板上方,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设有真空箱,两个真空箱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多个真空吸盘,多个真空吸盘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板。本发明通过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翻转,可以对新能源电池的正反面进行吸附固定,从而可以对新能源电池进行全方面的检测,提高了对新能源电池的检测效果,同时通过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运动轨迹,可以同时接收新能源电池和输送新能源电池,进而可以提高对新能源电池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检测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新能源检测用的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技术与汽车技术的发展,节能环保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新能源汽车已经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其批量化生产已成为必然趋势,从而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要求更高、更规范;并随着二十世纪末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使用阶段。
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新型高电压、高能量密度的可充电电池,其独特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具有广泛的民用和国防应用的前景。其突出的特点是:重量轻、储能大、无污染、无记忆效应、使用寿命长。在同体积重量情况下,锂电池的蓄电能力是镍氢电池的1.6倍,是镍镉电池的4倍,并且人类只开发利用了其理论电量的20%~30%,开发前景非常光明。同时它是一种真正的绿色环保电池,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目前最佳的能应用到电动车上的电池。
现有的新能源检测一般仅能检测到物体的单个表面,而不能进行两个表面的检测,且现有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较低,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新能源检测用的辅助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检测用的辅助设备,通过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翻转,可以对新能源电池的正反面进行吸附固定,从而可以对新能源电池进行全方面的检测,提高了对新能源电池的检测效果,同时通过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运动轨迹,可以同时接收新能源电池和输送新能源电池,进而可以提高对新能源电池的检测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检测用的辅助设备,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部设有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位于下支撑板上方,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设有真空箱,两个真空箱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多个真空吸盘,多个真空吸盘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截面设为冂形,两个固定板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真空泵,两个真空泵的输出端分别贯穿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并分别与两个真空箱固定连通,两个固定板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截面设为F形,两个驱动轴前端相远离的一侧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并分别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箱后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检测箱后侧固定设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前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驱动轴后端依次贯穿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延伸至驱动箱内部,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相连通,所述驱动箱内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检测箱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通口。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于驱动箱内部,所述伸缩杆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位于第二锥齿轮顶部,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前侧均啮合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驱动轴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底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二锥齿轮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顶部固定设有固定轴,通过第一电机驱使由伸缩杆连接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转动,再由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借助相应的驱动轴带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转动,从而便于后续对新能源电池的正反面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职业学院,未经滨州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4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