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加料式荧光增白剂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3456.3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1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吴细兵;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得赛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51/70 | 分类号: | C07D251/70;C09B57/0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8 | 代理人: | 覃海芬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东园七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加料 荧光 增白剂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加料式荧光增白剂生产方法,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所述连续加料式荧光增白剂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适量的三聚氯氰加入到配料釜中;步骤S2:当配料釜内部温度趋于稳定后,利用固体计量装置的相关参数设置,实现三聚氯氰和4,4‑二氨基二苯乙烯‑2连续稳定的进料。本发明中,能够精准控制荧光增白剂生产的进料和反应温度,自动连续化生产方法的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排放的荧光增白剂废水能够得到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节水环保效果,在较高的程度上实现了绿色清洁生产,避免了传统间歇式生产工艺中各种问题的出现,有效保证了荧光增白剂生产质量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加料式荧光增白剂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也是一类化合物的统称。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萤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许多行业都开始使用荧光增白剂,例如:纸张、塑料、皮革、洗涤剂。同时在许多高科技的领域内也在使用荧光增白剂。
现有技术中,荧光增白剂的传统生产工艺多是间歇式,存在着工作强度大,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偏低的问题,导致所生产的荧光增白剂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且废水量较大,容易产生污染,同时也会增大污水的处理成本,导致荧光增白剂的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连续加料式荧光增白剂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荧光增白剂的传统生产工艺多是间歇式,存在着工作强度大,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偏低的问题,导致所生产的荧光增白剂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且废水量较大,容易产生污染,同时也会增大污水的处理成本,导致荧光增白剂的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连续加料式荧光增白剂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加料式荧光增白剂生产方法,所述连续加料式荧光增白剂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适量的三聚氯氰加入到配料釜中;
步骤S2:当配料釜内部温度趋于稳定后,利用固体计量装置的相关参数设置,实现三聚氯氰和4,4-二氨基二苯乙烯-2连续稳定的进料,混合料会通过溢流口流入到管式反应器中,在管式反应器中完成第一次缩合反应;
步骤S3:当检测到第一次缩合反应完成后,将会按照一定的流速将第一次缩合反应产物和苯胺输送到第一成品反应釜中,从而获得第二次缩合反应产物;
步骤S4:当检测到第二次缩合反应完成后,将会按照一定的流速将第二次缩合反应产物连同胺类物料输送到第二成品反应釜中,从而获得第三次缩合反应产物;
步骤S5:对所得到的第三次缩合产物依次进行抽滤和除杂后获得成品荧光增白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配料釜上搭载有制冷系统,在加入三聚氯氰后开启制冷系统调节冷冻盐水阀门,实现对配料釜内部温度的有效控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管式反应器中管道表面包裹有外夹套,所述管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管式冷凝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次缩合反应和第二次缩合反应的进行程度采用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上搭载有极性控制系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得赛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得赛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34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