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混合配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1682.8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0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韩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飞速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H02G3/1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郭雨桐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混合 结构 | ||
本申请适用于配电室布线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光电混合配线结构,包括配线架主体、模块盒;配线架主体上形成有多个容纳部,配线架主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共同形成所述容纳部;模块盒用于安装铜缆模块和/或光纤适配器,模块盒可拔插地安装于所述配线架主体的容纳部内。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常规机房光纤布线、铜缆布线需要分开设置,且常规机箱一体化设计,安装和维修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电室布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光电混合配线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机房将光纤布线和铜缆布线分开布置,两种产品互不兼容,容易造成端口空置和机柜空间浪费;在铜缆升级到光纤的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更多的线路变更,升级复杂费时。常规产品机箱一体化设计,安装效率不高,维修拆卸也较复杂,有某个端口损坏时,需要将整个设备拆卸下来才能维修更换,不利于线路故障的快速处理。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混合配线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常规机房光纤布线、铜缆布线需要分开设置,且常规机箱一体化设计,安装和维修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电混合配线结构,包括:
配线架主体,所述配线架主体上形成有多个容纳部,所述配线架主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共同形成所述容纳部;以及
模块盒,所述模块盒用于安装铜缆模块和/或光纤适配器,所述模块盒可拔插地安装于所述配线架主体的容纳部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电混合配线结构还包括光纤布线转换盒,所述光纤布线转换盒用于安装光纤适配器、MTP适配器以及转换光纤,所述光纤布线转换盒可拔插地安装于所述容纳部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线架主体采用钣金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分隔板采用塑胶注塑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线架主体还包括立板,所述立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同侧端,所述立板表面形成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容纳部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上设有插槽,所述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上设有插板,所述插板用于插入所述插槽内实现所述分隔板与所述配线架主体连接,在所述插槽内还设有用于限位所述插板拔出的弹性卡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分隔板的板体上设有搭接凸檐,所述搭接凸檐用于搭接所述模块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块盒包括:
第一组成部和第二组成部,所述第一组成部和第二组成部通过同侧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组成部和第二组成部能够组合形成两端开口的框形结构且能够通过相对转动打开所述框形结构,所述铜缆模块和/或光纤适配器安装于所述框形结构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成部和第二组成部均为截面呈U形的U形板,所述光纤适配器上套设有卡套,所述卡套以及铜缆模块表面设有凸条,所述第一组成部和/或第二组成部的板体上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凸条的豁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成部和/或第二组成部的板体边缘设有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向所述框形结构的开口侧倾斜,在所述伸出部上还设有凸起,在所述配线架主体上设有用于所述凸起卡入的开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布线转换盒包括:
底板;以及
盖体,所述盖体盖合在底板上以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光纤适配器和MTP适配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飞速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飞速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16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