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流化床降低焙烧温度的焙烧系统及焙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4646.9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4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曹万秋;李志国;陈国华;尹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21/00 | 分类号: | C22B21/00;C22B1/10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王钢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流化床 降低 焙烧 温度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焙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一种采用流化床降低焙烧温度的焙烧系统及焙烧工艺。第二预热分离器的物料出口通过管道与焙烧主炉的物料进口连通,焙烧主炉的物料出口与第一预热分离器的物料进口连接,第一预热分离器的烟气出口与第二预热分离器的烟气进口连接,第一预热分离器下部设有通过流化风出料的停留槽,停留槽内设有分隔板,停留槽的出料口设在侧壁中上部,分隔板设在停留槽的下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第一冷却分离器的空气进入焙烧主炉,停留槽出料口的管道连接到第二冷却分离器到第一冷却分离器之间的管道上。本发是氧化铝焙烧炉流化床技术可以延长物料停留时间,降低焙烧温度,节约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焙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一种采用流化床降低焙烧温度的焙烧系统及焙烧工艺。
背景技术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氢氧化铝焙烧工段是很重要的工序之一,降低单位能耗是一种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方法。现在国内氧化铝焙烧普遍使用高温焙烧系统,这种在焙烧主炉中的焙烧温度高,达到1050℃焙烧温度甚至更高,因此单位能耗高。所以寻求一种可以在低温情况下完成焙烧的技术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采用流化床降低焙烧温度的焙烧系统及焙烧工艺,目的是在高温焙烧系统中实现低温状态下完成焙烧反应,降低产品的单位能耗,减少碳排放,并且防止在停留槽中物料堵塞。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采用流化床降低焙烧温度的焙烧系统,包括焙烧主炉、第一预热分离器、第二预热分离器、第一冷却分离器、第二冷却分离器和停留槽;第二预热分离器的物料出口通过管道与焙烧主炉的物料进口连通,焙烧主炉的物料出口与第一预热分离器的物料进口连接,第一预热分离器的烟气出口与第二预热分离器的烟气进口连接,第一预热分离器下部设有通过流化风出料的停留槽,停留槽内设有分隔板,停留槽的出料口设在侧壁中上部,分隔板设在停留槽的下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第一冷却分离器的空气进入焙烧主炉,停留槽出料口的管道连接到第二冷却分离器到第一冷却分离器之间的管道上。
所述的焙烧主炉的物料进口设在焙烧主炉的中下部炉壁上,焙烧主炉的物料出口设在焙烧主炉的上部,第二预热分离器的物料出口设在第二预热分离器的底部,第二预热分离器的烟气进口设在第二预热分离器的上部,第一预热分离器的烟气出口设在第一预热分离器的顶部,第一冷却分离器的空气出口设在第一冷却分离器的顶部,第一冷却分离器的物料进口设在第一冷却分离器的上部,第二冷却分离器的空气出口设有第二冷却分离器的顶部。
所述的停留槽的底部设有流化风进口,流化风进口与流化风装置连接,分隔板的底面位于停留槽内的中下部。
所述的分隔板形状为钝角,分隔板顶部设在出料口一侧的下料口端部,分隔板下部垂直设置。
一种采用流化床降低焙烧温度的焙烧系统的焙烧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冷却分离器的空气进入焙烧主炉,第二预热分离器内的预热后的物料进入焙烧主炉,焙烧主炉内的焙烧后的物料进入到第一预热分离器后到停留槽,通过流化风装置控制物料停留时间为1-30分钟,物料经过停留后进入到第二冷却分离器向第一冷却分离器输出空气的管道上。
所述的第一预热分离器和停留槽为一体。
所述的物料在停留槽的停留时间通过流化风装置进行调节,流化风装置通过风机进行调节。
所述的流化风为新风、预热空气或烟气。
所述的流化风装置为风帽。
本发明的优点效果:本发明利用原有的高温焙烧系统,增设停留槽,在停留槽内设置分隔板,可避免物料“短路”堵塞现象的发生。停留槽底部设置有流化风装置,通过流化风装置可以延长物料在停留槽中的停留时间1-30分钟,降低了焙烧主炉的焙烧温度,节约单位能耗,焙烧主炉温度可由原来1050℃焙烧温度,降低至920℃-950℃即可进行工作,大大降低了单位能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4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