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屏障排烟吸声体及封闭式声屏障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42242.6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5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富;徐鸿;陈锋;廖建州;许克俊;陈正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F24F7/00;F24F13/2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温国杰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障 吸声 封闭式 | ||
本发明涉及声屏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声屏障排烟吸声体及封闭式声屏障,该声屏障排烟吸声体用于设置在横向宽度为9900mm的封闭式声屏障上进行排烟吸声;包括方环形外框,所述外框内沿其横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排烟吸声片;所述排烟吸声片倾斜设置并沿外框的纵向延伸,且相邻排烟吸声片之间形成排烟通道;所述排烟吸声片为中空结构、且其壁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直径为0.3‑0.6mm的微孔;所述声屏障排烟吸声体的通流率为20%‑55%,横向临界宽度为907‑2267mm。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封闭式声屏障,通过设置声屏障排烟吸声体,不仅使其满足排烟要求,而且保证了降噪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屏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声屏障排烟吸声体及封闭式声屏障。
背景技术
声屏障是交通噪声治理的最有效手段,特别是封闭式声屏障,它是解决高层建筑交通噪声污染最常用的工程措施,近年来在城市交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城市轨道交通全封闭式声屏障的设计中,除满足降噪、结构安全等要求外,还应满足《地铁设计防火标准》中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全封闭声屏障应设置不少于水平投影响面积5%的自然排烟通道的要求。
目前国内大量采用的全封闭声屏障顶部均拉通设置了消防排烟口,其宽度为1-2m不等,根据计算结果,拉通的排烟口设计会使全封闭声屏障的整体隔声量下降约5dB以上,存在线路两侧高层敏感点声环境不达标,噪声投诉增加的问题。
从现有的实际案例、技术研究和专利可以看到,目前国内也有相关的研究。例如,在封闭式声屏障顶部设计通风消声百叶,但国内目前实施的封闭声屏障均未采用该方案,主要是因为消声百叶自身重量大、消声量有限、排烟阻力较大,排烟安全隐患极大。又如,在封闭式声屏障侧面设计通风泄压式吸隔声屏障,以列车通过时声屏障内外两侧形成空气压力差为动力,来实现旋转百叶片自动调节角度,从而达到最佳泄压方式的声屏障模块,此种吸隔声屏障模块通常安装在封闭式屏障的两侧面,其旋转百叶片的降噪性能有限、阻力较大、并且排烟性能尚未验证,实际工程并未采用泄压口作为排烟通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声屏障排烟吸声体及封闭式声屏障,具有优异的降噪性能和排烟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声屏障排烟吸声体,用于设置在横向宽度为9900mm的封闭式声屏障上进行排烟吸声;包括方环形外框,所述外框内沿其横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排烟吸声片;所述排烟吸声片倾斜设置并沿外框的纵向延伸,且相邻排烟吸声片之间形成排烟通道;所述排烟吸声片为中空结构、且其壁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直径为0.3-0.6mm的微孔;所述声屏障排烟吸声体的通流率为20%-55%,横向临界宽度为907-2267mm。
进一步的,所述声屏障排烟吸声体的通流率为30%-40%,横向临界宽度为1296-1814mm。
进一步的,所述排烟吸声片的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低频孔;所述低频孔的直径为1-5mm。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与排烟吸声片的厚度相一致,且小于或等于300mm。
进一步的,所述排烟吸声片与外框端面的夹角为β;其中,5°≤β≤85°。
封闭式声屏障,其横向宽度为9900mm,包括钢结构框架和设置在钢结构框架上的声屏障组件;所述声屏障组件的顶部设置有沿其纵向延伸的排烟开口;所述排烟开口内设置有声屏障排烟吸声体;所述声屏障排烟吸声体的横向平行于封闭式声屏障的横向。
进一步的,所述钢结构框架包括若干个并列设置的门架;所述门架包括两个立柱,以及将两个立柱上端连接在一起的横梁。
进一步的,所述声屏障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钢结构框架的两侧、且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隔音屏障板和透明屏障板;两个透明屏障板之间形成所述排烟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屏障板为夹胶玻璃隔声板、透明亚克力板或透明材质窗户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22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智能焊接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管件包装线的剔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