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0318.1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3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应辉;周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弩牌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4 | 分类号: | F24H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钟宗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华市武***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 ||
本发明提供了风扇,风扇包括了:体部,包括空气入口、空气出口、用于产生空气流的风机、通过矩形加热介质加热空气流的加热单元以及气道连通件,气道连通件的圆形进气口连通风机的出气口,气道连通件的矩形出气口连通加热单元的进气口,气道连通件内部形成自圆形进气口到矩形出气口的渐变管路;至少一空气发射件,可分离地连接于体部的空气出口,用于接收经过体部加热后的空气流并发射空气流。本发明能够拆分空气发射件和体部,实现对不同种类空气发射件的更换,可以通过连接不同功能的空气发射件来适用于不同使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尤其是近几年的雾霾、PM2.5问题的出现,人们对空气净化器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空气净化器是用来净化室内空气的小型家电产品,主要解决由于装修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由于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释放有持久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使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是国际公认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低温非对称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吸附技术、负离子技术、负氧离子技术、分子络合技术、纳米TiO2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静电集尘技术、活性氧技术等;材料技术主要有:光触媒、活性炭、合成纤维、HEPA高效材料等,高质量的滤网成本会占到空气净化器总成本的20%到30%。
目前,已经出现了较多的带有空气滤网、可以冷暖两用的无叶风扇。图1为现有技术的无叶风扇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其中大部分的具有环形喷嘴901、外壳903、底座904、滤网905、风扇电机906以及网孔内胆907。其中,具有进风网孔的外壳903设置在底座904上,外壳903内设有滤网905,滤网905内设有网孔内胆907,网孔内胆907中设有风扇电机906的第一空气入口,环形喷嘴901都设置于风扇电机906的重力方向的上方,风扇电机906的出风口连通喷嘴901,喷嘴901内部设有条形设置的加热单元。室内空气依次经过外壳903的网孔、滤网905的过滤后进入网孔内胆907,风扇电机906的进风口沿反重力方向吸入空气后继续沿反重力方向(垂直向上)输送到环形喷嘴901的一端,然后空气散布到环形喷嘴901的各处后,被喷射出去。
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有待改进:
(1)由于无叶风扇为了实现冷暖两用而在喷嘴靠近出风口处安装了大体积的加热单元,加热单元作为大功率用电元件需要供电电路连接到底座的供电点模块中。在这种结构下,由于连通喷嘴和下部机体的供电电路的存在,造成喷嘴和下部机体不可拆分,无法对喷嘴进行更换,限制了无叶风扇的使用场景。
(2)由于无法拆分,也造成了整机体积巨大运输和储存的成本较高。
(3)由于质量较大的加热单元(包含很多金属元件)被设置在喷嘴,造成了整机的重心上移,容易倾倒。
(4)而且,由于加热单元靠近出风口,当用户不小心将手伸进出风口时会被烫伤,存在安全隐患。
(5)由于喷嘴会改变空气流的方向,所以喷嘴的中部风量更大,底部和顶部的风量较小,这会导致中部的条形设置的加热单元的中部的出风量大会带走较大热量,吹出高热量热风(H);相反地,在上、下两端的出风量小,只会吹出低热量热风(L),由于出风温度不均匀,条形设置的加热单元两端的局部热量集聚也降低了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风扇,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能够拆分空气发射件和体部,实现对不同种类空气发射件的更换,可以通过连接不同功能的空气发射件来适用于不同使用场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弩牌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弩牌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03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