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催化还原CO2 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40072.8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6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董宝霞;郑秋慧;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091 | 分类号: | C25B11/091;C25B11/052;C25B1/23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催化 还原 co base sub | ||
1.一种用于电催化还原CO2中的Ni-S-C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Ni-S-C复合催化剂为核壳结构,包括核体和包覆在核体外的壳层,其中核体为Ni3S2,壳层为C。
2.一种Ni-S-C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水热法合成Ni-tri前驱体:将硫酸镍和三唑加入去离子水中溶解,调节pH后,恒温条件下充分反应,产物经清洗、干燥后得到Ni-tri前驱体
(2)Ni-tri前驱体经高温热解处理得到Ni-S-C复合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S-C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硫酸镍与三唑的摩尔比为1:1.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S-C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使用氢氟酸调节pH,氢氟酸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7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S-C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恒温温度为180~200℃,反应时间为40~60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S-C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Ni-tri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进行高温热解,且在N2氛围下加热至800~1000℃,恒温至少1h。
7.一种电极,其特征在于,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S-C复合催化剂。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i-S-C复合催化剂与导电炭黑混合,搅拌分散于Nafion乙醇溶液中,形成均匀的催化剂悬浊液,并将其涂覆在碳纸电极的表面,室温风干得到Ni-S-C复合催化剂负载的碳纸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i-S-C复合催化剂与导电炭黑混合的质量比为1:1.5~2.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i-S-C复合催化剂在碳纸电极上的负载量为2~3mg/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00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