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内筋筒形件的阶梯加载式随动约束旋压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39849.9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3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樊晓光;武凯琦;申世军;詹梅;高鹏飞;马飞;许泉;王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2/16 | 分类号: | B21D22/16;B21D15/02;B21D1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杜诺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2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内筋筒形件 阶梯 加载 式随动 约束 成形 方法 | ||
1.一种带内筋筒形件的阶梯加载式随动约束旋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旋压芯轴安装在旋压机床的预留接口处,将带筋槽的旋压芯模安装在旋压芯轴上,将主加载旋轮、周向辅助轮与轴向辅助轮分别安装在旋压机床的旋轮架,取中空的筒坯,利用旋压芯模端部的尾顶机构将筒坯固定在旋压芯模上,并使得在旋压芯模主动旋转时,筒坯被动跟随旋转;
S2,分别将主加载旋轮移动至筒坯未端变形区的起旋区域、周向辅助轮移动至主加载旋轮的两侧位置、轴向辅助轮移动至主加载旋轮的轴向前端,且主加载旋轮与最近的轴向辅助轮的轴向安装距离为Δl1、轴向辅助轮间的轴向安装距离为Δl2;
S3,设置主加载旋轮和周向辅助轮径向进给距离为Δt1,轴向辅助轮径向进给距离为Δt2,控制主加载旋轮轴向进给直至其与距离最近的轴向辅助轮间距为Δl3,将该轴向辅助轮沿径向进给的反方向退出,并在同一时刻控制另一侧的轴向辅助轮径向进给距离为Δt3,依据带内筋筒形件目标设定长度决定轴向辅助轮的径向进给与反方向退出次数,以实现对筒坯的阶梯加载以得到带内筋筒形件;
S4,将主加载旋轮轴向进给至预设值后,将主加载旋轮、周向辅助轮和轴向辅助轮分别沿径向进给的反方向退出,以将成形的带内筋筒形件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筋筒形件的阶梯加载式随动约束旋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筒坯为带底或不带底的筒形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内筋筒形件的阶梯加载式随动约束旋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压芯模设有以下任意一种形式的单向筋槽:a1、环向横筋;a2、轴向纵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内筋筒形件的阶梯加载式随动约束旋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压芯模设有以下任意一种形式的复合筋槽:a1、正交筋槽;a2、非正交交叉筋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内筋筒形件的阶梯加载式随动约束旋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载旋轮数量为N1,周向辅助轮数量为N2,轴向辅助轮数量为N3,且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c1为周向辅助轮数量控制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内筋筒形件的阶梯加载式随动约束旋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主加载旋轮与最近的轴向辅助轮的轴向安装距离Δl1,以及轴向辅助轮间的轴向安装距离Δl2,满足以下公式:
Δl2=Δl1,若N3>1 (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内筋筒形件的阶梯加载式随动约束旋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Δt1、Δt2和Δt3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c2为轴向辅助轮径向压下控制系数,满足以下公式:
c2∈[0,0.3] (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98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