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活性炭装填的活性炭吸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39609.9 | 申请日: | 2022-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8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全;刘家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同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德州鲁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45 | 代理人: | 王娟娟 |
| 地址: | 253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活性炭 装填 吸附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活性炭装填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属于废气处理领域,包括吸附箱,吸附箱通过连通管与气体混合箱连通,气体混合箱中设置有气体混合分配机构,吸附箱中至少设置有二组活性炭吸附件,吸附箱中设置有与活性炭吸附件配合的循环机构,吸附箱的后侧设置有与活性炭吸附件配合的活性炭输入机构、活性炭输出机构;吸附箱设置有气体输入室,气体输入室以及气体运输室,两组活性炭吸附件分别位于气体输入室与气体运输室之间和气体输出室与气体运输室之间。本发明通过其独特的结构设计,方便对活性炭框架中的活性炭吸附材料进行更换,进而实现对活性炭吸附件中的活性炭材料实现自动化的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活性炭装填的活性炭吸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伴随着环保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尤其是对于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在环保设备多是采用活性炭吸附塔对废气进行过处理,尤其是通过活性炭吸附塔内设的活性炭吸附塔,通过活性炭吸附层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吸附,从而满足日益严格的大气排放标准。但是,在整个吸附塔的吸附过程中,由于废气在吸附塔中被吸附,而使得吸附塔的活性炭吸附层会存在饱和装填,进而会导致吸附效率降低,吸附能力下降或失效的问题,进而会降低该吸附塔的净化效率,影响吸附塔的废气的净化能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吸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定时更换活性炭材料,如此,活性炭吸附塔利用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
同时,针对上述问题,也提出了一种活性炭吸附和脱附装置,通过活性炭吸附、脱附装置来达到活性炭的重复利用,但是在重复利用过程中,由于活性炭吸附时间或脱附时间、活性炭吸附温度或吸附温度等原因,活性炭原料也会进行一定的损耗,因此,即便是活性炭吸附和脱附装置也会存在着活性炭原料更换的问题,且该吸附和脱附装置也会因为其具体的装置结构,活性炭材料更换的难度也会更大,也会大大增加企业成本。
此外,针对上述问题,存在一种卧式活性炭吸附装置,其主要是通过设置在活性炭滤架中的活性炭更换盒对活性炭材料进行更换,但是在其卧式活性炭吸附装置中,其气体基本呈线性传递,即便是在卧式活性炭吸附装置的滤筒前端设置气体分配组件,而在卧式活性炭吸附装置中的活性炭件进行吸附时,处于活性炭件的前端的活性炭材料会吸附废气,且在运行一定时间,处于活性炭件的前端吸附废气中的大量的粉尘、颗粒物,而位于活性炭件的后端的活性炭材料的吸附少量的附粉尘、颗粒物,而位于活性炭件的前端的活性炭材料也会因为吸附大量的粉尘、颗粒物而导致活性炭件堵塞,该卧式活性炭吸附塔的活性炭件的使用效率会降低。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发明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便于活性炭装填的活性炭吸附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活性炭装填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包括吸附箱,所述吸附箱中一侧面设置有若干根连通管,所述吸附箱中另一侧面处设置有气体输出管,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气体混合箱,所述气体混合箱中设置有气体混合分配机构,所述吸附箱中至少设置有二组活性炭吸附件,且所述吸附箱中设置有与所述活性炭吸附件配合的循环机构,且所述吸附箱的后侧设置有与活性炭吸附件配合的活性炭输入机构、活性炭输出机构;
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吸附箱的内仓壁的前后面上的两组循环单元,且所述循环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吸附箱的内仓壁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架转动配合的活动圆环,且其中一组的循环单元中的固定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动圆环配合的驱动单元,所述活性炭吸附件均匀设置在所述活动圆环上,且所述活性炭吸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圆环转动配合;
所述吸附箱的内仓壁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气体输入室,所述气体输入室与所述连通管相连通,所述吸附箱的内仓壁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气体输出室,所述气体输出室与所述气体输出管相连通,且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气体运输室,运行时,两组所述活性炭吸附件分别位于所述气体输入室与所述气体运输室之间和所述气体输出室与所述气体运输室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同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同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9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突变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纱线及其生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