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和二次电池组装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7434.8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4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原尊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618 | 分类号: | H01M50/618;H01M50/664;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晓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制造 方法 组装 | ||
能够提高非水电解液向电极体的浸渍效率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和二次电池组装体。该制造方法包含:在将电极体容纳至电池盒的状态下,使电池盒的内部变为负压;在电池盒的内部变为负压的状态下,经由注液孔将非水电解液加注至电池盒的内部;在非水电解液加注后,使电池盒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连通;在连通后,使用第1密封部件来将注液孔临时密封;在进行了注液孔的临时密封的状态下,使非水电解液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电极体;除去第1密封部件来将注液孔开封;使用第2密封部件来将注液孔密封。第1密封部件具备通气性膜。临时密封后的电池盒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能够经由通气性膜通气。来自非水电解液的蒸气相对于通气性膜的透过性小于水蒸气的透过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和二次电池组装体。
背景技术
现在,锂离子二次电池、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广泛地使用于车辆、移动终端等各种领域。作为这种二次电池的一个例子,能够举出具备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体、非水电解液、以及容纳该电极体和该非水电解液的电池盒的结构的二次电池。典型地在电池盒具备用于加注非水电解液的注液孔。上述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例如能够包含将电极体容纳于电池盒、和将非水电解液向容纳有电极体的状态的电池盒加注(加注工序)。这样,在二次电池的制造过程中,能够构建具备电极体、非水电解液以及电池盒的二次电池组装体。
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加注工序包含:第1加注工序,在将电池盒内减压的状态下开始电解液的加注,在将电极体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电解液的状态下停止加注;液面降低工序,提高电池盒内的气压来使电解液的液面降低;以及第2加注工序,重新开始电解液的加注,将电解液加注至规定量或者规定高度。在该结构的制造方法中,记载有能够缩短加注工序所花费的时间这一主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18-106816号公报
然而,期望使加注至电池盒的非水电解液更高效地浸渍于电极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二次电池的制造时提高非水电解液向二次电池组装体的电极体的浸渍效率的技术。
这里公开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是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该二次电池具备:电极体,具有正极和负极;非水电解液;以及电池盒,容纳上述电极体和上述非水电解液,并具有用于加注上述非水电解液的注液孔。该制造方法包含:在将上述电极体容纳至上述电池盒的状态下,使该电池盒的内部变为负压;在上述电池盒的内部变为了负压的状态下,经由上述注液孔将上述非水电解液加注至上述电池盒的内部;在上述非水电解液加注后,使上述电池盒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连通;在上述连通后,使用第1密封部件来将上述注液孔临时密封;在进行了上述注液孔的临时密封的状态下,使上述非水电解液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上述电极体;除去上述第1密封部件来将上述注液孔开封;以及使用第2密封部件来将上述注液孔密封。这里,上述第1密封部件具备具有通气性的通气性膜。上述临时密封后的上述电池盒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能够经由上述通气性膜通气。来自上述非水电解液的蒸气相对于上述通气性膜的透过性小于水蒸气相对于该通气性膜的透过性。
在该结构的制造方法中,使用具备上述那样的通气性膜的第1密封部件来将加注了非水电解液后的电池盒的注液孔临时密封。由于该通气性膜具有通气性,因此能够进行电池盒内部与外部环境的通气。由此,能够使非水电解液向电极体的浸渍效率提高。另外,对于该通气性膜而言,来自非水电解液的蒸气不易透过。因此,能够抑制使非水电解液向电极体浸渍期间的非水电解液向外部的挥发。
在这里公开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一个形态中,上述第1密封部件具有:密封栓主体,具有贯通孔;和上述通气性膜。上述通气性膜堵塞上述密封栓主体的上述贯通孔。通过使用该结构的密封栓作为第1密封部件,除了上述效果之外,还能够使第1密封部件的装卸变得更容易。另外,能够再次利用通气性膜(密封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未经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7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斜坡发起IRE生成
- 下一篇:车用微尘检测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