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推床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7254.X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8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项乐宏;胡蒙旭;忻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7/86 | 分类号: | A47C17/86;A47C19/02;A47C2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黄宗熊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床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推床架,包括固定框架和旋转框架,旋转框架的一端与固定框架转动连接,固定框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框架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固定框架包括两根位于其两侧的L型连接件或开口朝上的U型连接件,旋转框架包括两根位于其两侧的方管,两根方管的一端分别转动配合在对应L型连接件的直角区域内或U型连接件的凹槽中,且方管侧壁与所述L型连接件或U型连接件侧壁之间留有防夹手间隙。本发明提供一种背推床架,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收纳后边框宽度小;并且有效避免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生夹手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淋浴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背推床架。
背景技术
床是人们睡觉的必需家具,常规的标准床通常具有固定的尺寸,较为常见的有1.6米、1.8米规格。为了提高床的舒适度和用途,使床不仅可以满足平躺睡眠的要求,还能满足多种角度的躺姿要求和医疗保健要求。现有技术中,用户如需要使得固定床具有上述的调节功能,则需要更换一张新的专用升降床才能实现,这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成本也相应增加。
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可以直接应用在现有固定床上的背推结构,用于调节用户的背部高度,它一般包括固定架和旋转架,目前这种结构中旋转架与固定架的两侧边框均为方管结构,并且两根方管是呈剪刀叉形式相互配合的,两者之间没有防夹手设计,在合拢时,容易发生夹手的情况;并且完全合拢后整体结构的边框宽度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背推床架,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收纳后边框宽度小,并且有效避免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生夹手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背推床架,包括固定框架和旋转框架,所述旋转框架的一端与固定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框架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固定框架包括两根位于其两侧的L型连接件或开口朝上的U型连接件,所述旋转框架包括两根位于其两侧的方管,两根所述方管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L型连接件的直角区域内或U型连接件的凹槽内;且所述方管的侧壁与所述L型连接件或与U型连接件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防夹手间隙。
本发明的背推床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背推床架结构仅包括一个固定框架、一个旋转框架以及用于驱动旋转框架转动升降的驱动结构,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位于下方的固定框架的两侧为L型连接件或者开口朝上的U型连接件,位于上方的旋转框架的两侧为方管,并且在方管与L型连接件侧壁或U型连接件内侧壁之间还设置了防夹手间隙,有效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夹手的危险,提高安全性能;另外的,两个方管结构对应的转动配合在L型连接件的直角区域中或配合在U型连接件的内槽中,收纳时整个背推床架收纳后的边框尺寸得到进一步的缩小,从而可以降低整体装置的重量,减小包装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架还包括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且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分别连接在两根所述L型连接件或U型连接件前后两端之间,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横杆上,另一端与旋转框架连接。上述结构中,相应的横杆结构实现了整体框架结构的拼装,方便各部件分开包装,减小单体部件的外形尺寸。
再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框架还包括第三横杆,所述第三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所述方管的另一端,所述驱动组件远离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横杆上。上述结构中,两根方管之间通过第三横杆进行连接,是保证旋转框架的结构稳定性,另外的,驱动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在该第三横杆上,保证驱动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横杆和第三横杆上。上述结构中,驱动组件优选的为电动推杆,结构简单,驱动稳定,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72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