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顶升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36843.6 | 申请日: | 2022-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7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谷家扬;胡方鑫;渠基顺;徐晓森;张忠宇;李荣;万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75/00 | 分类号: | B63B75/00;B63B35/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华强 |
| 地址: | 212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式风电 安装 平台 系统 | ||
1.一种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顶升系统,包括固桩架、桩腿以及驱动单元;所述固桩架固定于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由所述固桩架的侧壁向内延伸出有用来容置所述桩腿的工艺凹槽;所述驱动单元由所述固桩架所直接负担,以驱使所述桩腿沿着所述工艺凹槽定向地执行滑移运动;当需将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由漂浮状态转变为固定状态时,所述驱动单元启动,所述桩腿在驱动力作用下执行下移运动,且直至其下自由端与海底相顶触;而当需将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由固定状态转变为漂浮状态时,所述驱动单元重新启动,所述桩腿在驱动力作用下执行上移运动,且直至其下自由端与海底相脱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量回收单元;所述能量回收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相配套应用;当所述桩腿执行下移运动时,所述能量回收单元收集、且存储能量;而当所述桩腿执行上移运动时,所述能量回收单元释放能量;
所述驱动单元由N组对称地布置于所述桩腿的两侧、且相互协作以同时向着所述桩腿施以拖拽力的驱动子单元构成;
所述桩腿包括有桩状主体和竖置齿条;所述竖置齿条与所述桩状主体固定为一体,且直接由所述驱动子单元协同驱动;所述驱动子单元包括有减速电机以及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内置于所述固桩架中,且其被用作所述减速电机和所述竖置齿条之间的力传递过渡;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有至少1件与所述竖置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减速电机被用作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动力源,且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固桩架的侧壁上;
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由N组与所述驱动子单元相配套应用的能量子回收单元构成;所述能量回收子单元包括有承托件、平置齿条以及储能装置;所述承托件横置、且固定于所述固桩架的内腔中,且位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正下方;所述平置齿条用来由所述承托件所托顶,且在所述减速电机和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协助作用下往复地执行平移运动,以驱得所述储能装置执行能量存储/释放动作;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有至少一件与所述平置齿条直接相啮合的第二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桩腿执行下移运动的进程中,所述平置齿条执行正向平移运动,保存于所述储能装置内腔中的气体或流体介质因受到压力作用而储蓄能量;而在所述桩腿执行上移运动的进程中,所述储能装置中的储蓄能量得以释放以助推所述平置齿条执行反向平移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为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包括有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缸体由所述承托件所托顶、且固定;与所述活塞连接为一体的所述活塞杆由所述平置齿条所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子单元还包括有压力表和减压阀;所述压力表的工作腔、所述减压阀的工作腔均与所述蓄能器的压力腔相沟通,且沿着上下游方向依序而置。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子单元还包括有柱状蓄能弹簧;所述柱状蓄能弹簧被弹性地压缩于所述平置齿条和所述活塞杆之间;在所述平置齿条往复地执行平移运动的进程中,所述柱状蓄能弹簧同步地完成能量的储蓄/释放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子单元还包括有第一滑轨滑块组件;所述第一滑轨滑块组件被安装于所述平置齿条和所述承托件之间,且其由与所述平置齿条可拆卸进行固定的第一滑块和与所述承托件可拆卸进行固定的第一滑轨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滑轨滑块组件;所述第二滑轨滑块组件被安装于所述固桩架和所述桩腿之间,且其由与所述桩腿可拆卸进行固定的第二滑块和与所述固桩架可拆卸进行固定的第二滑轨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68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多模式脑深部刺激探头
- 下一篇:一种通过酯交换反应分离二元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