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直径丝传动弯曲疲劳寿命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36136.7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8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科盛;张中根;凌丹;何倩鸿;刘逸伦;李泽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G01N3/06;G01N3/02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闫树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传动 弯曲 疲劳 寿命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传动钢丝疲劳寿命评估领域的试验用评价装置,具体为一种小直径丝传动弯曲疲劳寿命试验装置。本发明采用转换圆环和转换圆盘的方式来改变试验轮间相对位置,从而实现改变试验轮包角值的目的,试验轮之间除了包角值改变外,未引入其他任何变量,转换圆环转过角度即为包角值改变角度,能精确直观的反应包角值的变化。在本发明中,各部件之间均采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连接,提升了安装和更换的方便性,当需要测试不同轮径时,只需根据实际需求更换相应部件即可,因而能满足不同绳轮半径比弯曲试验要求。通过设置有断丝自动计数装置,尤其适用于小直径的丝传动弯曲试验,采用双重计数方式,有效提高计数精度,且对计数装置加工精度要求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钢丝疲劳寿命评估领域的试验用评价装置,具体为一种小直径丝传动弯曲疲劳寿命试验装置,该装置主要适用于小直径(10mm以下)绳轮丝传动弯曲疲劳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钢丝绳在工程中应用极为广泛,一旦突发断裂将导致灾难性的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为保证钢丝绳使用的安全,国家标准要求应对其进行弯曲疲劳试验。
现有丝传动弯曲疲劳寿命试验装置,如申请号为CN201510516176.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钢丝绳疲劳试验装置,通过丝杆等改变试验轮某一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达到改变缠绕在其上包角的目的,这种方式使得整体结构复杂化,而且在改变试验轮竖直位置的同时,也改变了试验轮之间距离的长短,为试验引入了多余变量,同时更无法直观得出此时试验包角值;该装置不具备钢丝绳断丝自动检测功能;且扩展性也不足,无法法用于不同绳轮半径比的弯曲试验,试验效率相对较低。
由于小直径钢丝绳断丝情况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故需要设置断丝自动检测装置。现有钢丝绳断丝自动检测装置,申请号为CN202022464294.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捻股断丝检测装置,该装置采用传感器检测断丝情况,其用于小直径丝传动断丝检测时,对传感器精度要求较高,该装置本身结构也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直径丝传动弯曲疲劳寿命试验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弯曲疲劳寿命试验装置结构简单,能精确直观的反应试验测试包角值,可以满足多种绳轮半径比试验的需要,且能自动记录钢丝绳断丝情况,尤其适用于小直径的丝传动弯曲疲劳寿命试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直径丝传动弯曲疲劳寿命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机构以及用于用于支撑试验机构的试验架;
所述试验机构包括钢丝绳驱动模块、试验轮系模块、配重模块以及钢丝绳;
钢丝绳驱动模块由电机和绝缘电机轮组成,电机固定安装在试验架上;绝缘电机轮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电机上,其上设有与钢丝绳第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件;
试验轮系模块包括安装在试验架上的绝缘试验主板;绝缘试验主板的中间位置设有一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安装有转换圆环和转换圆盘;圆形凹槽的圆心、转换圆环的环心和转换圆盘的圆心“三心”重合;转换圆环上安装有试验轮组乙;转换圆盘同轴固定安装在转换圆环内,且转换圆环能够以转换圆盘为轴转动;转换圆盘上安装有试验轮组甲和机械计数器,试验轮组甲的轮心和转换圆盘的圆心重合;机械计数器上设有设有供钢丝绳穿过钢丝绳孔;圆形凹槽的外侧安装有转向轮组甲和转向轮组乙;配重模块包括砝码、钢丝绳接头和与钢丝绳连接的第二连接件;钢丝绳接头和砝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设置在钢丝绳接头上。
钢丝绳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绝缘电机轮上,第二端缠绕转向轮组甲后穿过机械计数器上的钢丝绳孔,再依次缠绕试验轮组甲、试验轮组乙以及转向轮组乙后,经第二连接件与配重模块中的钢丝绳接头固定连接。
将试验轮组乙当前位置信息作为初始值;由初始值开始转动圆环,通过转动圆环带动试验轮组乙转动,使试验轮组乙与试验轮组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进而获得钢丝绳缠绕在试验轮组乙与试验轮组甲上的长度变化量和包角值变化量,结合初始值计算得到包角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61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