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上救援气囊坐垫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5721.5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6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韩利萍;卢春明;魏亚宁;黄维新;魏煜;张广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菱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 |
代理公司: | 广西精诚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38 | 代理人: | 吴静宜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救援 气囊 坐垫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上救援气囊坐垫,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由聚酰胺布制成,所述气囊表面喷涂有隔水涂层,所述气囊内部设有局部粘合,所述气囊内部形成多个气囊柱,所述气囊柱互相连通;所述气囊有两种状态,分别为折叠状态和充气状态;本发明作为一种水上救援气囊坐垫,当在发生落水事故需要应急自救或救助他人时,拿取坐垫,紧握握柄,同时按下启动按键,坐垫内折叠的气囊随即快速自动展开;且本发明在初步充气时可根据需要来稳固气垫的姿态,保持一端始终翘起的姿态,方便使用者在水下借力,更快速更合理完成救援;本发明在使用者初步脱离危险时,可根据需要将本发明调整至与水面平行的状态,并有保持此状态的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救生气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上救援气囊坐垫。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包括汽车、摩托车在内的交通工具落水事故中,对于其乘员的逃生自救,主要集中在破玻器和安全带切割刀等快速离开载具手段,但忽视了对于乘员离开载具至得到救援的时间空档内的有效保护。
对于水性欠佳的人群,当所乘车辆落水,即便冷静快速的击碎玻璃,钻出车外,在没有漂浮物的水面上也是非常危险的;即便是水性较好的人群,受身体浸泡冷水失温或水流湍急等因素影响,若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外部救援,同样存在溺亡的风险。
当前已有的水上自救援手段,如救生衣、救生圈等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或提前穿戴,即使随车储备,也难以在错不及防的事故中发挥作用。
并且大部分救生用具,无法稳固使用者在水中的姿态,不便于不会游泳的使用者使用,因为其在水下难以借力,从而受到水流等因素随意翻滚,很容易因慌乱或者使用不当造成溺亡等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救援气囊坐垫。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上救援气囊坐垫,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由聚酰胺布制成,所述气囊表面喷涂有隔水涂层,所述气囊内部设有局部粘合,所述气囊内部形成多个气囊柱,所述气囊柱互相连通;所述气囊有两种状态,分别为折叠状态和充气状态;折叠状态的所述气囊呈两端分别折叠一次的三层叠摞状;充气状态的气囊为展开状,可漂浮于水面,可负重漂浮;所述气囊的两侧分别设有握柄和气瓶,所述握柄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一个连接件,所述气瓶的一端固定设有一个所述连接件,三个所述连接件都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气囊的一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气囊由高强度聚酰胺布制成,表面喷涂有隔水涂层,内部通过有设计的局部粘合,形成由多个相连接的气囊柱组成的气囊垫。未充气时,如图所示折叠存放;充气过程中,受内部气压,自动展开;充气饱满后,可漂浮于水面,同时可承载至少一个成年人不发生沉没,使用方法简单,泛用性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气瓶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启动器,所述启动器上可拆卸安装有启动按键,所述启动器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可拆卸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气囊的一侧固定设有进气口,所述导气管远离所述启动器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气瓶是产气单元的储气模块,主体为高压储气瓶,高强钢制,内部充装氦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不可燃或惰性气体。与启动器焊接或螺纹连接。产品作用后可作为握柄,便于逃生人员爬上或扒扶气囊垫。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气囊柱内部设有控制空间和充气空间,所述控制空间和充气空间之间由隔离布分隔为两个独立空间,所述隔离布位于充气空间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中间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将所述控制空间和所述充气空间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气囊柱内部空间分隔,利用两部分充气饱满程度的差异(排开水量大的一侧漂浮在水面上的部分多),使本发明的姿态在水中可控,不会因为水流过急或者使用者手忙脚乱造成本发明随意翻滚的情况,方便使用者在水中借力,从而更快更合理地实施自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菱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菱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57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