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生多孔钛增强镁基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32898.X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2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威;邵雨曼;赵觅;吕书林;吴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5/00 | 分类号: | C22C45/00;B22D18/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王珣珏;张彩锦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增强 镁基非晶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内生多孔钛增强镁基非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组成表达式为(Mg0.595Cu0.229Gd0.11Ag0.066)100-xTix,其中5≤x≤15,所述表达式中的比例为原子比;
所述复合材料中的基体为镁基非晶合金,所述镁基非晶合金包括Mg、Cu、Gd和Ag元素;所述复合材料中的增强相为内生多孔Ti颗粒,所述多孔Ti颗粒均匀分散在所述基体中,且所述基体充分填充所述多孔Ti颗粒的孔隙,所述多孔Ti颗粒的孔隙尺寸为亚微米级或纳米级;
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所述复合材料的组成准备Mg、Cu、Gd、Ag和Cu-Ti粉原料;
S2、将所述原料中的Cu、Gd和Ag混合进行真空电弧熔炼,冷却后制得Cu-Gd-Ag预合金;
S3、将步骤S2制得的Cu-Gd-Ag预合金和所述原料中的Mg混合进行真空感应熔炼,待充分熔化后向熔体中加入所述Cu-Ti粉,保温搅拌,冷却后制得母合金;
S4、将步骤S3制得的母合金熔炼后铸造成形,制得所述内生多孔钛增强镁基非晶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生多孔钛增强镁基非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Ti颗粒的孔隙直径为0.5μm~2μm,孔隙率为20%~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生多孔钛增强镁基非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Cu-Ti粉的颗粒直径为30μm~180μm,所述Cu-Ti粉中Cu和Ti元素的原子比为0.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生多孔钛增强镁基非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制备Cu-Gd-Ag预合金过程中的熔炼温度为1500℃~18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生多孔钛增强镁基非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制备母合金过程中的熔炼温度为800℃~1000℃,保温搅拌的时间为1min~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生多孔钛增强镁基非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2至步骤S4中,在熔炼前对熔炼炉炉腔抽真空,真空度为3.0×10-3Pa~5.0×10-3Pa;然后通入惰性保护气体,所述惰性保护气体为纯度99.999%的氩气或氦气,所述惰性保护气体的相对保护压力为-0.05MPa~-0.01MPa。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内生多孔钛增强镁基非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结合铜模喷铸制备所述内生多孔钛增强镁基非晶复合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生多孔钛增强镁基非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母合金熔炼温度为700℃~8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生多孔钛增强镁基非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铜模喷铸过程中,对熔体施加的惰性气体压力为0.02MPa~0.1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28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下纱换管的智能纺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