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用水性涂料中纳米抗菌剂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2460.1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8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兰文忠;冀利;孙曙光;苏理;张新明;贺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A01N37/40 | 分类号: | A01N37/40;A01N25/04;A01P1/00;C09D5/1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水性 涂料 纳米 抗菌剂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性涂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用水性涂料中纳米抗菌剂及生产方法,该纳米抗菌剂包括尼泊金异丙酯15‑25份;辛烯基琥珀酸可得然胶酯10‑20份;表面活性剂0.2‑1份;水54‑74.8份,并经过剪切乳化、均质等步骤后制得。本发明制备的纳米抗菌剂的粒径在190nm至230nm之间,粒径小在水性涂料中和成膜后分散均匀;采用的尼泊金异丙酯安全可靠;使用简便,可以非常容易地与水性涂料混合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性涂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用水性涂料中纳米抗菌剂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室内用水性涂料因其VOC含量极低、污染少而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方向,但是涂料中含有有机物质,为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而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酶和有机酸等代谢物质可使涂料中的有机物质、涂膜受到破坏。为改善普通涂料的上述缺陷,涂料制造商在生产涂料过程中都加入合适的抗菌剂,以保证涂料产品从生产期、贮存期到成膜后都免受微生物侵蚀。
按成分的不同,抗菌剂可分为:(1)无机类,如金属(银、铜、锌、锡、稀土等)无机盐等、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纳米银等。其显著优点是高安全性、缓释性好、广谱抗菌性、不易产生抗药性、耐热性好和加工方便,故其应用和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以银系抗菌剂性能最为突出,但是其存在成本高、在涂料中易变色等问题。(2)有机类,如季铵盐类、双胍类、醇类、酚类、有机金属类、吡啶类、咪唑类、异噻唑啉酮类和苯并异噻唑啉酮类等。该类抗菌剂杀菌谱广、速度快,但往往存在耐热性差、易分解和使用寿命短等缺点,有的还有较强的毒性和环境污染等副作用。
按照溶解性能来分,抗菌剂可以分为水溶性、脂溶性和非水溶脂溶性三种。(1)水溶性,如金属(银、铜、锌、锡、稀土等)无机盐等、季铵盐类、双胍类等。(2)脂溶性,如脂类、咪唑类等。(3)非水溶脂溶性,如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纳米银等。
由于水溶性抗菌剂往往存在抗菌剂溶出和余毒问题,因此在室内用水性涂料中一般都是添加脂溶性或非水溶脂溶性的抗菌剂。例如:CN102532977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多功能健康漆伴侣及其制备方法,其有效成分是纳米锌化物、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溶液、纳米碳酸钙等,但是该纳米组分成本高,纳米银在涂料中应用易变色。
CN103194126A日本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公布了一种水系涂敷剂,其有效成分是锌系化合物和硼系化合物,抗菌防霉性能优异,耐候性好,但是硼化物被有些国家法规列为高关注度危险物,使用受限。
CN101095412A公开了一种建筑涂料用抗菌防霉粉体制备方法,该方法将8-羟基喹啉和稀土氯化物混合通过共沉淀法得到防霉抗菌粉体,其抗菌效果持久,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但是稀土化合物制备的后续处理工艺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产品缺陷,提供了一种室内用水性涂料中纳米抗菌剂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室内用水性涂料中纳米抗菌剂,包括以下组分:尼泊金异丙酯15-25份;辛烯基琥珀酸可得然胶酯10-20份;表面活性剂0.2-1份;水54-74.8份。
所述室内用水性涂料中纳米抗菌剂,包括以下组分:尼泊金异丙酯25份;辛烯基琥珀酸可得然胶酯20份;表面活性剂1份;水54份。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蔗糖脂肪酸酯,HLB值为15。
所述辛烯基琥珀酸可得然胶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取可得然胶,放入双锥干燥混合机中,然后取占可得然胶干重7%的辛烯基琥珀酸酐用无水乙醇稀释后喷入可得然胶中,混合均匀,回收乙醇后,加入占可得然胶干重5%的无水碳酸钠,并调整可得然胶的含水量达到25%,加热至60℃至反应完成,反应产物用乙醇洗涤3次后50℃烘干,过80目筛。
一种室内用水性涂料中纳米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未经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2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