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远红外数据传输系统的长数据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2420.7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5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男;邹航;王晓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114 | 分类号: | H04B10/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01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莫***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数据传输 系统 数据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远红外数据传输系统的长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至少包括红外数据发送设备和红外数据接收设备的远红外数据传输系统,其中长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基于红外数据接收头的接收数据长度限制的硬件特性预设数据长度第一阈值和传输中止时间阈值;基于待发送的第一数据、预设数据长度第一阈值和传输中止时间阈值对第一数据进行分段处理,红外管发送第一数据至红外数据接收头;红外数据接收头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至接收控制模块,接收控制模块基于预设接收时间阈值组合接收的数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远红外数据传输系统的长数据处理方法,通过软件方法解决红外接收头的硬件上的缺陷,具备高度拓展性,实现简单,工程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信号的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远红外数据传输系统的长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红外接收头进行远红外数据的采集,红外接收头是集接收,放大,解调一体的器件,内部IC就已经完成了解调,输出的就是数字信号。
目前大多数红外接收管,特别是脉冲型红外线接收头,由于自身性能的原因,在接收过程中,当连续接收字节数达到150-200个以上时,会出现接收到的字节数比发送的字节数短的情况,或者误码等异常现象。
例如,常见的红外接收头IRM-3638T,该型号的红外接收管接收远红外传输的数据的时候,在传输字符超过200字节的时候,该红外接收管的接收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即接收的数据长度比我们通过远红外发送的数据长度短,同时接收的数据也有误码的情况。
使用红外接收头的IRM-3638T的产品,例如带有红外接收头的智能表具,在进行生产检测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通过250个字节甚至更多字节的私有协议设置出厂参数,但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由于红外接收头自身的硬件性能缺陷,需要至少二倍的参数指令设置出厂参数,生产效率不高。另外,智能燃气表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更多的情况是短数据传输,无需长数据传输,因此还要保证智能表具生产测试和工作过程的兼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远红外数据传输系统的长数据处理方法,利用长数据的处理方法解决红外数据接收管的固有硬件缺陷,实现简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具体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远红外数据传输系统的长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至少包括红外数据发送设备和红外数据接收设备的远红外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红外数据发送设备至少包括耦接的红外数据发送模块和发送控制模块,所述红外数据发送模块至少包括红外管,所述发送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红外数据发送模块的工作状态,以及输出载波和第一数据至红外数据发送模块,所述红外数据发送模块结合载波和第一数据形生成第二数据,并通过红外管转发第二数据至红外数据接收设备;所述红外数据接收设备至少包括耦接的红外数据接收头和接收控制模块,所述红外数据接收头接收第一数据并将第一数据转发至接收控制模块,长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基于红外数据接收头的接收数据长度限制的硬件特性预设数据长度第一阈值和传输中止时间阈值;基于待发送的第一数据、预设数据长度第一阈值和传输中止时间阈值对第一数据进行分段处理,红外管发送分段后的第一数据至红外数据接收头;红外数据接收头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至接收控制模块,接收控制模块基于预设接收时间阈值组合接收的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待发送的第一数据、预设数据长度第一阈值和传输中止时间阈值对第一数据进行分段处理,红外管发送第一数据至红外数据接收头,具体包括:若待发送的第一数据的数据长度大于预设数据长度第一阈值,则基于预设数据长度第二阈值将第一数据划分为若干段数据,依次通过红外管发送每段数据至红外数据接收头,直至第一数据发送完成,其中,每段数据之间基于传输中止时间阈值间隔传输,若待发送的第一数据的数据长度小于等于预设数据长度第一阈值,则通过红外管连续发送第一数据至红外数据接收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24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升降调节高度的野战担架
- 下一篇:一种制备邻氨基苯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