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门开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27449.6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1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王小华;陈敏;梅振锋;彭小敏;俞胜捷;刘瑞鹏;薛晓垒;丁奕文;朱晋永;姚胜;王祝成;梁昊;王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5/00 | 分类号: | B02C25/00;B02C23/18;F23K1/00;F23K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会 |
地址: | 21515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煤机 入口 一次 风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门开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保持热一次风母管压力和磨煤机给煤量不变,通过试验测试获取当前热一次风母管压力和一次风道系统阻力下的一次风门开度‑一次风流量特性曲线;根据一次风道和一次风门结构进行实体建模,对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得到试验工况的热一次风母管压力、一次风道系统阻力下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门开度‑一次风流量的特性;采用数值模拟计算不同热一次风母管压力和一次风道系统阻力下的一次风门开度‑一次风流量的特性曲线;根据实际运行参数,匹配相应的一次风门开度‑一次风流量特性曲线,根据一次风流量需求值获取一次风门开度。本发明适于实际磨煤机风道阻力复杂多变的情形,风门可快速、准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电厂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门开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门开度控制方式主要为反馈调节,也即依据一次风流量需求值与当前一次风流量实际值的差值调节一次风门开度,通过开大或关小一次风门开度来提高或降低一次风流量,使一次风流量实际值与一次风流量需求值相符。但是这种反馈调节方式需要不断比较一次风流量需求值与当前一次风流量实际值的大小,使风门调节存在响应慢、波动大、偏差大等缺点,难以做到风门快速、准确控制。一次风流量控制线性差会导致磨煤机一次风流量不能及时、准确跟随煤量变化,一次风流量过大或过小将引起NOx排放浓度上升、磨煤机堵磨、CO排放浓度高等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门结构密封性、调节灵活性上,对于风门开度控制方法的研究甚少,一次风门调节响应慢、波动大、偏差大等问题长期困扰电厂运行人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门开度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门开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保持热一次风母管压力P和磨煤机给煤量不变,通过试验测试测试不同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门开度下一次风流量,并测试热一次风母管压力P、一次风门前压力p1和一次风门后压力p2,得到一次风道系统阻力ΔP=P-p1+p2,获取当前热一次风母管压力和一次风道系统阻力下的一次风门开度-一次风流量特性曲线;
(2)根据一次风道和一次风门结构进行实体建模,对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得到试验工况的热一次风母管压力P、一次风道系统阻力ΔP条件下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门开度-一次风流量的特性,与试验测试结果比对,确保数值模拟结果准确性;
(3)热一次风母管压力P、一次风道系统阻力ΔP在机组运行中随负荷和给煤量变化而变化,一次风门的流量特性随之改变,根据实际运行参数变化范围,采用数值模拟计算不同热一次风母管压力、不同一次风道系统阻力下的一次风门开度-一次风流量的特性曲线;计算完成后,将结果输入到控制系统;
(4)在实际运行中,根据当前热一次风母管压力、一次风门开度、一次风流量和一次风流量需求值得到合适的一次风门开度,通过控制系统输出。
进一步的,步骤(1)中,以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门开度为横坐标,以一次风流量为纵坐标,绘制当前热一次风母管压力和一次风道系统阻力下的一次风门开度-一次风流量特性曲线。
进一步的,步骤(2)中,一次风道中设置有多孔介质,用于模拟风道结构、磨煤机本体、一次风粉管带来的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7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