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电力实时安全监测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7346.X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3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旋;陈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嗖曼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19/165;G01R1/04;H02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王龙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电力 实时 安全 监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物联网电力实时安全监测系统及其方法,属于物联网电力监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电路过载时,由于维修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损失进一步加大,利用总闸跳闸的方式断电,会引起其他电路断电,甚至导致电器损坏的现象发生的问题,发明包括数据终端,数据终端与用电监测模块之间电性连接,用电监测模块与漏电感应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漏电感应模块与电流传感器之间电性连接,电流传感器分别与断电保护模块和中央处理器之间进行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与信号发送模块之间进行电性连接,信号发送模块分别与手机和声音报警模块之间进行电性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可以实现对电路的自动保护,减小损失,同时也可以对部分电路进行断路,保证了其他电路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电力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物联网电力实时安全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现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现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通过配合物联网的使用,从而可对电力进行实时安全监测,从而保证用户的正常及安全用电。
目前物联网电力实时安全监测系统在使用时,当电路过载时,监测系统则可及时将信号发送给工作人员,使得电路可以得到及时的维修处理,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维修处理时,通常需要一定时间,容易导致损失进一步加大,利用总闸跳闸的方式进行全部断电,又会引起其他电路断电,甚至导致电器损坏的现象发生,使用不便。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物联网电力实时安全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物联网电力实时安全监测系统及其方法,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物联网电力实时安全监测系统在使用时,当电路过载时,监测系统则可及时将信号发送给工作人员,使得电路可以得到及时的维修处理,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维修处理时,通常需要一定时间,容易导致损失进一步加大,利用总闸跳闸的方式进行全部断电,又会引起其他电路断电,甚至导致电器损坏的现象发生,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物联网电力实时安全监测系统,包括数据终端,所述数据终端与用电监测模块之间电性连接,用电监测模块与漏电感应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漏电感应模块与电流传感器之间电性连接,电流传感器分别与断电保护模块和中央处理器之间进行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与信号发送模块之间进行电性连接,信号发送模块分别与手机和声音报警模块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所述断电保护模块包括连接外壳和一端滑动设置在连接外壳中部上端内腔中的下压块,连接外壳的中部上端内腔中还设置有卡接组件,且卡接组件设置在下压块一端的中部处,连接外壳的一侧内腔中设置有第一夹取连接组件,连接外壳的另一侧内腔中设置有第二夹取连接组件;
所述下压块包括第一下压外壳和固定安装在第一下压外壳一端外壁上的第二下压外壳,第二下压外壳另一端的中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三角卡接板,第一下压外壳和第二下压外壳外端处的下端外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方形抵板,且方形抵板的中部顶面上安装有复位弹簧,第一下压外壳和第二下压外壳的内腔内端处分别设置有上抵进气机构,第一下压外壳和第二下压外壳的内腔外端处分别滑动设置有伸缩机构,且伸缩机构输出端的朝向相反,且伸缩机构的输出末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夹取连接组件和第二夹取连接组件上端的内侧外壁上;
所述第一夹取连接组件包括上连接压块和设置在上连接压块下端处的下连接压块,上连接压块和下连接压块之间通过滑动限制杆相连接,且滑动限制杆的两端部分别滑动设置在上连接压块和下连接压块的一端内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嗖曼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嗖曼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73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