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颗粒生产用粉碎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27087.0 | 申请日: | 2022-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3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谢飞;胡仁营;陈启潘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海天石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B7/083 | 分类号: | B07B7/083;B07B11/06;B29B1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陈冠先 |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颗粒 生产 粉碎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颗粒生产用粉碎回收装置,包括筛分筒,在筛分筒上侧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筛分筒固定连接,在筛分筒的下侧开设有料口,料口内同轴插接有出料管与进料管,进料管包括位于出料管内的管一,在管一的上端连接有管二,出料管外侧的筛分筒之间转动连接;启动驱动电机,使得筛分筒高速转动,通过进料管向筛分筒内喷射混合物料,混合物料与筛分筒内壁摩擦被带动旋转,混合物料中沙粒大于塑料颗粒的密度,使得沙粒向筛分筒边缘移动,而塑料颗粒逐渐被推动至筛分筒的中间,当沙粒和塑料颗粒逐渐变多,塑料颗粒从出料管的上端溢出,实现对塑料颗粒的回收,最后定期清除筛分筒中的沙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颗粒生产用粉碎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定义指具有塑性行为的材料,所谓塑性是指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外力取消后,仍能保持受力时的状态,塑料的弹性模量介于橡胶和纤维之间,受力能发生一定形变,软塑料接近橡胶,硬塑料接近纤维。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1088042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颗粒生产用粉碎回收装置,通过进料口将废旧塑料颗粒放入箱体内部的过滤板上,通过控制开关组打开风机,使得风机转动将质量较轻的塑料颗粒吹向箱体内部右侧的斜向挡板,质量较重的沙粒从滤板上表面左侧开设的均匀分布的过滤孔流入废料槽,然后从箱体左侧面上开设的废料出口排出,提纯后的塑料颗粒通过滤板上表面右侧开设的出料口流入出料槽,然后通过出料槽流进粉碎箱。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在实际通过吹风的方式分离沙粒和塑料颗粒时,由于塑料颗粒被吹动至与斜向挡板碰撞,反弹后的塑料颗粒在其中混乱运动,造成部分塑料颗粒进入了废料槽中,长期使用造成大量的塑料颗粒浪费,筛分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塑料颗粒生产用粉碎回收装置,混合在筛分筒内分层,从而避免了沙粒进入出料管或者塑料颗粒被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塑料颗粒生产用粉碎回收装置,包括
一筛分筒:所述筛分筒绕其轴线转动设置,所述筛分筒下端且同轴设置有料口;
一进料管:包括同轴插接于料口中的管一以及向筛分筒内侧延伸的管二;
一出料管:同轴套设于管一外侧,且所述出料管外侧与料口内壁转动连接。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筛分筒内侧下端设置为圆台面,所述圆台面较小的一端朝上设置。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筛分筒外侧的下端周向间隔开设有排渣孔,所述筛分筒的外侧同轴转动设置有启闭环,所述启闭环上开设有用于配合排渣孔的通孔。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筛分筒的上侧设置有挡板,所述启闭环上端延伸至筛分筒的上侧,且所述启闭环上端内侧固定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与挡板之间设置有推力弹簧,所述推力弹簧有驱动抵接板向远离挡板方向移动的趋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筛分筒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挡板的一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筛分筒的上侧开设有锁槽,所述抵接板的下侧开设有配合锁槽的安装槽,所述锁槽内设置有锁定弹簧以及锁销,所述锁定弹簧有推动锁销向筛分筒移动的趋势,所述筛分筒上还设置有用于推动锁销脱离锁槽的动力组件。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筛分筒内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侧延伸有与锁槽对齐的解锁销,所述筛分筒内侧设置有支撑于滑动下侧的支撑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海天石化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海天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7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