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纳米杂合体系改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26970.8 | 申请日: | 2022-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5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金超;沈锦优;江心白;刘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 |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纳米 体系 改性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生物纳米杂合体系改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构建单室生物电化学系统,依次加入希瓦式菌菌液、pH=7.0的PIPEs缓冲溶液和有机代谢底物,阳极恒电位培养富集希瓦式菌生物膜,连续监测电流至稳定时结束恒电位培养,弃去反应器内全部溶液,以除氧缓冲溶液替换三次,得到生物膜电极,有机代谢底物选自甲酸钠、乳酸钠或丙酮酸钠;
(2)将生物膜电极转移到PIPEs缓冲溶液中,依次添加氯化铁溶液、硫代硫酸钠溶液以及有机代谢底物,恒温摇床培养,制得生物纳米杂合体系改性电极,有机代谢底物选自甲酸钠、乳酸钠或丙酮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或(2)中,PIPEs缓冲溶液的浓度为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或(2)中,甲酸钠的最终浓度为120mM,乳酸钠的最终浓度为20mM,丙酮酸钠的最终浓度为24mM;氯化铁的最终浓度为2.2±0.2mM,硫代硫酸钠浓度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培养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20~180r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阳极恒电位为-300~-200mV;电极的转移过程严格厌氧;培养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60~120rp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生物纳米杂合体系改性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纳米杂合体系改性电极在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电化学系统为微生物燃料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纳米杂合体系改性电极应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时,阴极基质采用铁氰化钾保持电势稳定,阳极基质采用乳酸钠作为唯一电子供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69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排出空气消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匿名消息认证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