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腰椎主动撑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3559.5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7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万文兵;吴凯;樊帅;方自龙;杨剑秋;杨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朱亚辉 |
地址: | 330008***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腰椎 主动 撑开 装置 | ||
1.一种自适应腰椎主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开装置包括撑开组件;
所述撑开组件包括支架、操控杆、驱动杆、连杆及自适应倾推爪;
所述支架沿长度方向在前提供有第一铰接部,在后提供有第二铰接部;
所述操控杆的中部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一铰接部,前端旋转连接在所述驱动杆的后端;
所述连杆处的后端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部,前端旋转连接在所述驱动杆的后端,以及所述连杆与所述所述驱动杆的铰接位置处在所述操控杆与所述驱动杆的铰接位置后方;
所述驱动杆的前端连接所述自适应倾推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腰椎主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控杆的中部构造有V形拐点;
所述操控杆在所述V形拐点旋转连接所述第一铰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腰椎主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开组件包括有第一辅助杆;
所述操控杆的后端构造有突出所述支架的操控握把;
所述第一辅助杆与所述支架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辅助杆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一握把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腰椎主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适应倾推爪包括爪轴、第一外板及第二外板;
所述爪轴通过锁紧组件可松弛或锁紧的连接在所述驱动杆的前端;
所述第一外板的前端及第二外板的前端连接的形成尖部;
所述第一外板的后端及第二外板的后端连接的形成扩部;
所述第一外板及第二外板之间沿长度方向依次通过若干柔性件连接;
相邻两个所述柔性件中,靠近所述尖部的所述柔性件的长度小于靠近所述扩部的所述柔性件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腰椎主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件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中间厚板及位于所述中间厚板的两侧的单侧薄板,两个所述单侧薄板的长度相等;
两侧的所述单侧薄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外板及所述第二外板的内壁;
任意所述柔性件的中间厚板的长度相同;
相邻两个所述柔性件中,靠近所述尖部的所述柔性件对应所述单侧薄板的长度小于靠近所述扩部的所述柔性件对应所述单侧薄板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腰椎主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板和/或所述第二外板的表面构造有防滑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腰椎主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开装置包括两个撑开组件;
两个所述撑开组件的支架相对的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腰椎主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支架在前端构造为半圆形且表面形成有螺纹的前连接块,后端构造为半圆形且表面形成有螺纹的后连接块;
两个所述前连接块及两个所述后连接块分别的通过螺母锁紧;
两个所述支架、所述前连接块、所述后连接块贯穿的形成有穿槽;
所述穿槽贯穿的连接有第二辅助杆,所述第二辅助杆的后端构造有第二握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腰椎主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辅助杆的前端构造为驱动涡杆;
所述爪轴同轴连接有驱动涡轮;
所述自适应倾推爪在被驱动的达到一啮合位置后,所述驱动涡杆与所述驱动涡轮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腰椎主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控握把的后端旋转连接有过度滑块;
两个所述撑开组件的所述过渡滑块分别的螺纹连接在一双头螺柱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35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