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23011.0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4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任琳;彭辉;叶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朱鹏程 |
地址: | 443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混凝土 智能 温控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养护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方法的步骤包括:将混凝土构件划分为芯部和表层,获取混凝土构件的温度检测数据,并进一步得到最低温度数据、最高温度数据和芯表温差数据;当温度检测数据中任一项数据达到警示条件时,基于当前温度检测数据计算目标芯部温度值和目标表层温度值;基于目标芯部温度值提供低温冷却水以降低混凝土构件芯部的温度;基于目标表层温度值提供高温加热水以提升混凝土构件表层的温度,所述高温加热水包括高温冷却水;本申请具有提高混凝土构件内外温度控制的均衡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养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建筑施工中,常需要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构件的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在凝固过程中,水泥水化放出大量热量并聚集在混凝土构件的内部,可能导致混凝土构件内部产生裂缝,另一方面,混凝土构件与外界温差过大也会对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造成显著的影响,严重危及建筑的安全性。
现有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常采用在混凝土构件内部预设冷却管,并通过向冷却管内灌注冷却水的方式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温度控制,以降低水化热量对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影响。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难以对混凝土构件内外进行均衡温度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混凝土构件内外温度控制的均衡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方法,包括:
将混凝土构件划分为芯部和表层,获取混凝土构件的温度检测数据,并进一步得到最低温度数据、最高温度数据和芯表温差数据,所述芯表温差数据是指混凝土构件芯部与表层的温差;
当温度检测数据中任一项数据达到警示条件时,基于当前温度检测数据计算目标芯部温度值和目标表层温度值;
基于目标芯部温度值提供合适温度和流量的低温冷却水以降低混凝土构件芯部的温度;
基于目标表层温度值提供合适温度和流量的高温加热水以提升混凝土构件表层的温度,所述高温加热水包括高温冷却水,所述高温冷却水是指吸收所述混凝土构件芯部的热量后的低温冷却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混凝土构件划分为芯部和表层,便于对混凝土的芯部和表层分别进行温度检测和控制,获取混凝土构件内各处的温度检测数据,并从中分析得到最低温度数据、最高温度数据和芯表温差数据,芯表温差数据是指混凝土构件芯部与表层的温差,以判断当前混凝土构件内部各处的温度是否符合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要求;当温度检测数据中任一项数据达到警示条件时,根据当前的各项温度检测数据以计算符合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的目标芯部温度值和目标表层温度值,便于根据目标芯部温度值和目标表层温度值对混凝土构件内部相应区域的温度进行调节,以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根据目标芯部温度值提供低温冷却水,以降低混凝土构件芯部的温度,并根据目标表层温度值提供高温加热水,以提升混凝土构件表层的温度,结合对混凝土构件的芯部冷却和表层加热,降低了混凝土构件的芯部和表层温差,实现了对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均衡的温度控制;其中,高温加热水包括高温冷却水,高温冷却水是指吸收所述混凝土构件芯部的热量后的低温冷却水,充分利用了冷却水从混凝土构件芯部吸收的热能,减少了对混凝土构件温度调节所消耗的能量。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所述警示条件包括高温预警阈值、低温预警阈值和芯表温差阈值,当温度检测数据中任一项数据达到警示条件时,基于当前温度检测数据计算目标芯部温度值和目标表层温度值的步骤中,包括:
当最低温度数据低于低温预警阈值时,将目标表层温度值设置为预设的优选低温值,以将混凝土构件的表层温度升至优选低温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30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