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量化自动穿针引线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2350.7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7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翟建华;苏远乐;汪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D05B87/02 | 分类号: | D05B8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自动 穿针引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自动穿针引线器,该引线器包括固定壳体、穿针结构、进线柱、弹簧、针座、限位口;使用时,将需要引线的针放入限位口内,用手轻压穿针滑块装置使针座穿过针口,用针座将线勾起,针线将穿过针口即可完成穿针;其优点是:结构简单科学、对视力要求低;采用新的方法及结构,质量较轻,生产成本低,利用针孔的空穴效应,操作简单、快捷,穿针高效,克服了由于针孔细小、瞄准比较困难、针线质地柔软、线头蓬松散开且容易开叉,导致将线头准确的穿入针孔中非常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轻量化自动穿针引线器。
技术背景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常用针线缝补衣服、钉扣子经常会出现换线或断线的现象而需要换线,或用于十字绣、不织布等手工艺制作,经常替换不同种类、颜色的线,不可避免有大量穿针引线的工作,由于针孔往往非常细小,瞄准比较困难而需要穿的针线质地柔软、一般线头较为蓬松散开的细小纤维且容易开叉,受到针孔附近的金属阻挡,线头变弯曲,很难穿进去,导致穿针引线非常困难,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将线头准确的穿入针孔中,特别是化纤线具有较大的弹性,捻不成尖,很难直接把线穿到针孔里,特别是老年人视力下降,很难看清线头是否已经穿进针孔中,穿针引线更是难以独立完成,因此人工穿线时,由于针目小,很难精准地将线穿过针目,这种方法对于视力和光线强度的要求高,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发明了各种各种各样的穿针引线工具,五花八门,使用方法各有巧妙,如有的采用啦叭口导线的穿针器,但它是靠线的一定硬度直接穿过针孔的,对于软质的表面有绒毛的尼龙线则很难穿过细小的针孔,更不能穿多条线和用于衣车针穿线;还有一种采用金属线材做的可变形的穿针器,它是靠人的视力和手直接把线圈尖端穿过针孔,然后把线穿进线圈,拉出线圈时,便把线穿进针孔里,这种穿针器,穿线难度仍然大,不快捷,不适于视力差的中、老年人使用,人们还发明了“免穿针”,由于这种针尾端存在缺口,导致尾端不够结实,用顶针工具时容易断裂,所以难以推广。
而且这些穿针引线工具都存在以下的缺陷,就是作为一个个体独立存在,不能与针线载体融为一体,导致使用、保管都不方便;而且较复杂、体积大,收纳不方便;而且成本较高。不能为使用者所接受,最后难以得到普及和推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穿针引线工具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科学、对视力要求低、穿针高效的自动穿针引线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方案是:一种轻量化自动穿针引线器,包括固定壳体、穿针结构、进线柱、弹簧、针座、限位口;所述固定壳体包括定位和限位功能的限位口,限位口为圆柱;穿针结构包括穿针滑块、钩线机构,穿针滑块可在固定壳体中间的浅槽进行上下移动,浅槽具有固定和限位功能;弹簧装置是通过手部力量进行按压穿针滑块,弹簧利用其自身弹性力将钩线机构从针口穿过,利用反作用力提供驱动力。钩线机构包括钩针和针座;钩针穿过针口将引线勾起,完成穿线。
作为上述方案的说明,使用时,将需要引线的针放入限位口内,用手轻压穿针滑块装置使针座穿过针口,通过弹簧的自身弹力将钩针弹起并将将线穿过针口,针线穿过针口即可完成穿线。
由上可知,本发明主要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科学、对视力要求低;采用新的方法及机构实现自动穿针,利用针孔的空穴效应,操作简单、快捷,穿针高效,克服了由于针孔细小、瞄准比较困难、针线质地柔软、线头蓬松散开且容易开叉,导致将线头准确的穿入针孔中非常困难的问题;可装载针线,制作成本低,携带方便,方便收藏保管。穿针引线从此变得简单易操作,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轻量化自动穿针引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轻量化自动穿针引线器的三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轻量化自动穿针引线器的固定壳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轻量化自动穿针引线器的弹簧机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2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