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抗硫酸盐侵蚀环境的泡沫轻质土材料、制备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1821.2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0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王永生;徐小洋;李纪昕;彭龙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10 | 分类号: | C04B38/10;C04B28/04;E01C13/06;C04B111/40;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赵传军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硫酸盐 侵蚀 环境 泡沫 轻质土 材料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高抗硫酸盐侵蚀环境的泡沫轻质土材料、制备及应用,其中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20~40份、矿粉20~50份,粉煤灰20~50份、即混型复合增强发泡剂0.1~0.5份,混凝土防腐剂0~10份,水60~70份;混凝土防腐剂包括:偏高岭土60~90份;碳酸钡5‑10份;硅灰5~30份。在制备和应用中,大量使用矿粉和粉煤灰或少量防腐剂,可明显提高其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甚至比高抗硫酸盐水泥的抗蚀性都好,更适合于沿海、盐碱、湖泊、工业废水排放等地下填充工程。采用直接将泡沫吹入流动的料浆中,工艺简单、易操控;泡沫与浆体混合采用新型高效泡浆混合器,可以边输送边混合,不需要消耗动力;同时避免了泡沫因强烈搅拌而产生破灭,确保了泡沫轻质土浇注质量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高抗硫酸盐侵蚀环境的泡沫轻质土材料、制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水泥生产企业的碳排放是所有工业生产中最大的,除燃煤燃烧排放CO2外,所用原料CaCO3分解也排放大量的CO2。据估计,每生产1T水泥,排放CO2约0.5~0.9t。
我国海岸线绵长,盐碱、盐湖地域较多,这些地域硫酸盐含量普遍较高;内陆地区虽然远离海岸线,但一些工业废水、城市污泥导致土壤、地下水被污染,也同样含有较高的硫酸盐。根据GB/T50476-201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将水中、土中硫酸盐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环境作用等级分为A(轻微)、B(轻度)、C(中度)、D(严重)、E(非常严重)、F(极端严重)等级。
我国沿海一带的海洋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一般不超过2500mg/L,作用等级属于V-D(严重),如:舟山近海海水中SO42-浓度约2200mg/L,而上海附近海水中SO42-浓度只有250mg/L。各地海水、地下水中SO42-浓度差异较大,但都没有达到4000mg/L标准。国内许多电站、大坝、隧道、桥梁、地下管网等工程在没有达到预期的设计使用寿命前就发生膨胀、开裂、失效等破坏,很多都是混凝土的服役环境中含有较高硫酸盐导致的。因此,提高混凝土制品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就有利于提高其耐久性和工程质量。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一般采用:①胶凝材料采用高抗硫酸盐水泥;②胶凝材料采用通用水泥与大量掺合料或防腐剂;③制品表面进行防腐处理等。上述措施以胶凝材料采用通用水泥与大量掺合料或防腐剂最经济,效果好,也是施工企业采用最多的方法。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是近几年开展的大型路基工程项目,占地面积大,一般建设在城市周边,远离闹市区。有的在海边、有的在湖边,土壤、地下水中常含一定的硫酸盐浓度。为保证测试场建设的质量,在软土地基中除浇灌CFG桩后,上面还需浇注几米或十多米高的泡沫轻质土作填充材料,通常一座大型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需要填充几十万方泡沫轻质土,有的甚至达到百万方。采用纯水泥浇注的泡沫轻质土既不经济,又容易遭受硫酸盐侵蚀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其耐久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高抗硫酸盐侵蚀环境的泡沫轻质土材料、制备及应用,用以解决硫酸盐侵蚀环境的低碳轻质泡沫混凝土的组成、制备以及应用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高抗硫酸盐侵蚀环境的泡沫轻质土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20~40份、矿粉20~50份,粉煤灰20~50份、即混型复合增强发泡剂0.1~0.5份,混凝土防腐剂0~10份,水60~70份;
所述混凝土防腐剂包括:偏高岭土60~90份;碳酸钡5-10份;硅灰5~30份。
进一步的,包括重量份原料:水泥:30份,矿粉:30份,粉煤灰:40份,即混型复合增强发泡剂0.32份,混凝土防腐剂8份,水6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18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