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加工模具自动清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17832.3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1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民强;环晓建;陈毕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申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33/72 |
代理公司: | 长沙鑫泽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7 | 代理人: | 刁飞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加工 模具 自动 清洗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加工模具自动清洗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设有四个限位筋,四个所述限位筋分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筋分别对应模具凹模和模具凸模,中间的两个所述限位筋之间设有清洗机构;使用干冰对塑料件加工用的模具进行清洗,清洗时利用同一套模具凹模和凸模相适配的特性,使喷头在与模仁面平行的平面内移动的同时,可以在与模仁面垂直的方向自由滑动,使同一套模具的凹模和凸模清洗程度一致,避免了磁道标记被过渡清洗造成磨损,也避免了同一组模具清洗力度不一致导致模具的磨损程度不一致,从而影响模具的有效适用次数,有效地解决了对模具凸出部位清洗时磨损程度高于凹陷部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件模具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加工模具自动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通用与工程塑料在强度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塑料产品的用量也正在上升。塑料件加工模具是一种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主要由凹模组合基板和凸模组合基板组成。注塑时,模具装夹在注塑机上,熔融塑料被注入成型模腔内,并在腔内冷却定型,然后上下模分开,经由顶出系统将制品从模腔顶出离开模具,最后模具再闭合进行下一次注塑。
模具清洗是模具保养维护中的一道关键工序,也是制约模具维护的瓶颈。因为模具制造开发的速度远快于模具清洗的速度,而模具经过快速清洗后马上又要准备进行下一次的生产,这样留给模具清洗的时间就相当有限;部分工厂在一次生产结束后,没有进行任何清洗处理就直接将模具复位,并继续用于更新产。如果生产出的塑料零件是清洁的,那么就表示模具的运转没有任何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临时救火式”的文化观念,只有在模具内积累的残余物影响到零件质量或者模具被磨损时,才需要对模具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也只是一带而过。
对塑料加工件模具进行合理的清洗成为当下一难题,干冰清洗作为一种主流的清洗方式,但是缺乏规范的操作,往往是将模具放置在地面上,直接喷干冰颗粒;干冰清洗成本较高,如不能合理使用对生产成本造成巨大的负担,在使用干冰清洗时与模仁的距离往往都是依靠经验,这很容易导致同一套模具的凹模和凸模清洗程度不一致;且干冰清洗时使模具急剧降温,长时间喷射干冰对模具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而且干冰清洗喷射的力度较大,易磨损模具,往往容易造成模具磁道标记损坏,并且凸出部位清洗时磨损程度远高于凹陷部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加工模具自动清洗设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注塑加工模具自动清洗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设有四个限位筋,四个所述限位筋分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筋分别对应模具凹模和模具凸模,中间的两个所述限位筋之间设有清洗机构;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支撑架,所述底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置有钢瓶,所述钢瓶的一端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连接有电子阀门,所述电子阀门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上,所述输送管远离所述钢瓶的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有输出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针对塑料件模具的凹模和凸模的凹凸部位相对应的特点,在模具凹模和模具凸模之间设置清洗机构,对模具的模仁进行清洗,避免了磁道标记被过渡清洗造成磨损,也避免了同一组模具清洗力度不一致导致模具的磨损程度不一致,从而影响模具的有效适用次数,有效地解决了对模具凸出部位清洗时磨损程度高于凹陷部位的问题;
其中清洗采用干冰清洗的方式,干冰以颗粒状的干冰作为清洗介质,通过压缩空气将干冰微粒高速喷向被清洗物表面,使被清洗物表面的污垢冷冻至脆化并爆裂,干冰微粒通过撞击作用渗透到污垢及基层材料之间,随即升华,体积瞬时增大800倍,迫使污垢与基层材料脱离,达到清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申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申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78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