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自动收拢骨灰的拣灰火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16974.8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2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丁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三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1/00 | 分类号: | F23G1/00;B02C4/08;B02C23/08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张伟康 |
地址: | 264599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自动 收拢 骨灰 火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收拢骨灰的拣灰火化炉,解决了现有的火化炉在拣灰时存在缺陷的问题。本发明的火化炉内部设置可翻转的火化托板,尸体可放置在火化托板上进行火化,火化后可翻转火化托板将骨灰倾倒在粉碎网板上并通过多个收拢刷进行拨动过滤,骨灰经过粉碎网板的过滤能够将块状的骨灰进行截留并通过多个粉碎辊进行粉碎,通过粉碎网板下方的两组收拢传送带能够将骨灰收拢至骨灰盒中,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了烫伤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化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够自动收拢骨灰的拣灰火化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火化炉工作时,将遗体放在一个平板上送入火化炉中,采用多级回转燃烧方式,可以让遗体在燃烧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原状,燃烧时的温度可达600~800摄氏度,火化完后,按遗体自然形态分布,骨灰基本保持大致的人骨架形状,火化完毕后,平板直接从火化炉中退岀来,丧主就可以在大厅里亲自捡骨灰,如果丧主不愿意亲自拾拣先人骨灰,工作人员可以代为捡拾骨灰。
但是现有的火化炉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
1、平板从火化炉中退出后,平板上的骨灰温度非常高,因此需要工作人员或丧主等待较长的时间后才可以去拣骨灰,在拣灰时,容易被骨灰烫伤;
2、在拣灰时骨灰上会散发出大量尸体燃烧后的烟尘,从而会对丧主或工作人员造成不良影响。
3、拣灰时,为了避免骨灰发生扬尘现象,需要动作缓慢的进行拣灰,使得拣灰过程变得缓慢,效率低下。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收拢骨灰的拣灰火化炉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收拢骨灰的拣灰火化炉,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火化炉在拣灰时存在缺陷的问题。
一种能够自动收拢骨灰的拣灰火化炉,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下两端通透的火化箱,所述火化箱的顶部铰接有火化盖,所述火化箱的左右两侧面均贯穿有托板滑槽,两个所述火化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托板滑块,两个所述托板滑块与托板滑槽之间均连接有托板弹簧,两个所述托板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位于火化箱内部的火化托板,所述火化托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下压装置;
所述火化箱的左右两侧均贯穿有位于托板滑槽下方的网板滑槽,两个所述网板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呈“L”型的网板滑杆,所述网板滑杆的底部与网板滑槽之间安装有网板弹簧,两个所述网板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火化箱内的粉碎网板,所述粉碎网板顶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左右分布的粉碎链轮,位于前侧或后侧的两个所述粉碎链轮之间分别安装有粉碎链条,两个所述粉碎链条之间转动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粉碎辊,两个粉碎链条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分别位于每两个粉碎辊之间的收拢刷;
所述火化箱内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位于粉碎网板下方的收拢传送带,所述底座顶面的中部开有收拢槽,所述收拢槽内滑动安装有骨灰盒。
优选的,所述火化托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位于火化箱左右两侧的托板升降杆,两个所述托板升降杆的前后两端分别贯穿有限位槽,每个所述限位槽内均前后滑动安装有限位块,每个所述限位块与对应的限位槽之间均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火化箱的左右侧面均贯穿有两个与限位槽位置对应的升降槽,位于前侧或后侧的两个限位块的一端分别穿过升降槽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火化箱的前后内壁上分别开有与两个限位板高度相同的让位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板相对的一面呈尖状凸起,所述火化托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为斜面,且火化托板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
优选的,所述下压装置,包括与火化托板的左右两端同轴固定连接的下压凸轮,两个所述网板滑杆的顶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下压受力轮,其中一个所述下压凸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翻转链轮,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与翻转链轮之间连接有翻转链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三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三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6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