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应用及试剂盒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213007.6 申请日: 2022-03-04
公开(公告)号: CN114685636A 公开(公告)日: 2022-07-01
发明(设计)人: 欧阳昱晖;张罗;许昭俊;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C07K14/415 分类号: C07K14/415;C12N15/29;G01N33/68;A61K39/36;A61P37/08;A23L33/185
代理公司: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代理人: 邹芳德
地址: 100005***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植物 花粉 过敏原 应用 试剂盒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为热休克蛋白70kDa,所述热休克蛋白70kDa的氨基酸序列如SEQNO.1所示,编码所述热休克蛋白70kDa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NO.2所示。本发明提供花粉过敏的新的检测基因,进一步完善了现有花粉过敏原数据库,进一步诠释了花粉过敏的机制;提供了筛选花粉过敏的生物样本的方法、筛选花粉过敏的生物样品的系统,用于筛选花粉过敏的生物样品的试剂盒以及筛选治疗或预防花粉过敏的药物的方法;所提供的的试剂盒可用于临床对花粉过敏基因的检测,为花粉过敏的诊断提供了快速、可靠、准确的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应用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花粉致敏物质的分离鉴定在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掌握过敏原可以用于病人的过敏原的筛选鉴定,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抗过敏药物的开发和药效的判断,过敏原蛋白刺激产生的抗体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

目前在花粉抗原数据库中艾蒿(Artemisia vulgaris)报告有6种花粉过敏蛋白,分子量分别为10kDa(Art v5),12kDa(Art v3),14kDa(Art v4),20kDa(Art v2),28kDa(Artv1)和44kDa(Art v6),青蒿(Artemisia annua)有24-26kDa的Art an1和62kDa的Art an7,而在其他蒿中如加州蒿(Artemisia californica)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等则只报告一种和Art 1相似的24-26kDa的具有丰富聚脯氨酸结构域的Defensin样蛋白。

在临床上病人血清抗体和蒿花粉提取物反应的过敏源检测中发现,除了以上报道的相应分子量的蛋白以外,在大多数的蒿花粉过敏病人的抗体还检测到一强反应的分子量在70kDa的蛋白。通过对这一蛋白的质谱分析和对比青蒿蛋白的数据库,发现70kDa是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HSP70的功能被报道在各种应激反应起重要的作用,但没有作为蒿过敏成分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70kDa的HSP70,其是沙蒿花粉过敏的主要过敏原之一,并按照国际花粉数据库命名原则将其命名为Art s8。Art s8作为新的过敏蛋白,可以应用于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和哮喘等变应性过敏性疾病靶目标的相关花粉过敏病人的筛查、诊断、脱敏治疗、诊断试剂、新的治疗药物、治疗方法和保健食品的开发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所述蒿属植物花粉过敏原为热休克蛋白70kDa,所述热休克蛋白70kDa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NO.1所示,编码所述热休克蛋白70kDa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NO.2所示。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上所述的花粉过敏原在花粉过敏诊断中的应用。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上所述的花粉过敏原在制备检测花粉过敏试剂中的应用。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上所述的花粉过敏原在制备花粉过敏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上所述的花粉过敏原在制备用于治疗花粉过敏的药物中的应用。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上所述的花粉过敏原在花粉过敏病人筛查中的应用。

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上所述的花粉过敏原在花粉过敏诊断中的应用。

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上所述的花粉过敏原在制备用于预防花粉过敏的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第九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上所述的花粉过敏原在制备用于预防花粉过敏的抗体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中心),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3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