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流动均匀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12200.8 | 申请日: | 2022-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7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丛慧;牟倡骏;于亚楠;曲佳伟;王晶;李井龙;李翔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10 | 分类号: | G01N11/10;G01N21/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奥 |
| 地址: | 26421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流动 均匀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流动均匀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液体流动均匀性的检测装置包括血液净化用滤器、血液模拟液装置、透析液模拟液装置、示踪剂注射器、光学检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血液净化用滤器设有血液入口、血液出口、透析液入口以及透析液出口;血液模拟液装置与血液入口连通以提供血液模拟液;透析液模拟液装置与透析液入口连通以提供透析液模拟液;血液入口和血液模拟液装置的连通处、透析液入口和透析液模拟液装置的连通处均设有示踪剂注射器;光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示踪剂,血液出口与透析液出口均设有光学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示踪剂注射器、光学检测装置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可提高检测的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体流动均匀性检测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上述液体流动均匀性检测装置的液体流动均匀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滤器中血液和透析液呈反向流动,以达到溶质清除的最佳效果。血液经体外循环动脉管路自上而下进入由透析器端盖空间和中空纤维膜丝内腔组成的血室,在端盖处扩散至所有中空纤维膜丝,灌注并流经膜丝内腔,到达透析滤器远端,最后经体外循环静脉管路回输患者体内。为实现血液与透析液反向流动,透析液经旁路汉森接口从透析器侧面进入由析器外壳与膜丝外空间组成的透析液室,在经过挡板后自下而上灌注填充透析液室,随后从邻近血液入口的透析器侧面流出,排至废液回收装置。
多项研究表明,血液和透析液在各自腔室的流动均匀性对物质传输及溶质清除效果有很大影响。影响血液净化用滤器内液体(即血液和透析液)流动均匀性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滤器端盖设计、滤器壳体设计、滤器透析液入口挡板设计、中空纤维膜丝的填充密度及膜丝弯曲程度等。血液净化用滤器的设计可能会导致液体流动存在死腔或者泳道效应,严重影响滤器对溶质的清除效果。血液的不透光性、大部分中空纤维膜丝的不透光性、膜丝根数上万根之多及透析液的完全透光性,使血液净化用滤器内液体流动的均匀性无法量化及可视化。
现有血液净化用滤器内液体流动均匀性评估需要借助CT或MRI扫描技术,设备操作复杂且价格昂贵,现有技术利用射线不透光示踪剂结合扫描技术获取滤器某一截面图像,后期图像处理繁冗复杂,且数据仅能体现部分液体流动趋势;同时现有方法为减小信号干扰,实验过程中需将非测试腔室密封,仅测量单一腔室的液体流动均匀性,该测试条件与实际使用过程中血液与透析液反向同时流动有较大差异,会造成实验结果与实际使用效果有偏差。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液体流动均匀性的检测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流动均匀性检测装置,可提高液体流动均匀性的检测准确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液体流动均匀性检测装置的液体流动均匀性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体流动均匀性检测装置,包括:
血液净化用滤器,设有血液入口、血液出口、透析液入口以及透析液出口;
血液模拟液装置,与所述血液入口连通以提供血液模拟液;
透析液模拟液装置,与所述透析液入口连通以提供透析液模拟液;
示踪剂注射器,用于向所述血液模拟液或所述透析液模拟液注射示踪剂,所述血液入口和所述血液模拟液装置的连通处、所述透析液入口和所述透析液模拟液装置的连通处均设有所述示踪剂注射器;
光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示踪剂,所述血液出口与所述透析液出口均设有所述光学检测装置;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示踪剂注射器、所述光学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于所述示踪剂注射器、所述光学检测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2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