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性心力衰竭患儿体征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7788.8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7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宁;何娟;吴新华;杨晓会;张艳格;尹力;封丽洁;杨士斌;王盼;梁钰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256 | 分类号: | A61B5/256;A61B5/28;A61B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王婕 |
地址: | 0500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性 心力衰竭 体征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性心力衰竭患儿体征监测装置,其包括心电监测仪,所述心电监测仪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电极片,所述电极片的一侧固定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一侧设置有U型板,所述U型板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卷杆,所述U型板的另一侧固定有背带,所述背带远离U型板的一端和卷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卷杆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该装置的固定方式不需要通过黏贴物,不会对患儿的皮肤造成损伤,而且该种固定方式紧固性比黏贴式更加牢固,避免了患儿因好动而将电极片刮蹭脱落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力衰竭监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性心力衰竭患儿体征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患儿,需要用到监测装置对患儿进行实时监测。
现有技术中,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患儿进行监测时通常会用到心电监测仪,心电监测仪上的电极片通常通过黏贴的方式黏贴在患儿身上,由于患儿的皮肤细嫩,黏贴的方式会对皮肤造成损伤,而且扯下黏贴片时会造成疼痛感,另外患儿的自律性差且好动,也经常出现将电极贴片刮蹭脱落的情况,导致心电监测仪上的数据异常,监测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急性心力衰竭患儿体征监测装置,通过背带的方式将电极片进行固定,增加了电极片的稳定性且不再需要将电极片黏贴在患儿身上。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性心力衰竭患儿体征监测装置:
其包括心电监测仪,所述心电监测仪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电极片,所述电极片的一侧固定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一侧设置有U型板,所述U型板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卷杆,所述U型板的另一侧固定有背带,所述背带远离U型板的一端和卷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卷杆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
所述U型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部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L型板,所述矩形板的外侧开设有槽口,所述L型板滑动配合于槽口的内部,所述U型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用于控制L型板移动的控制机构。
优选的,所述卷杆的顶端贯穿第二侧板且和第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卷杆延伸至第二侧板外部的端部固定有转把。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设于第一侧板内部的内腔,所述卷杆的底端贯穿第一侧板且延伸至内腔的内部,所述卷杆底部的外侧通过轴承和第一侧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卷杆底端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螺杆的顶部和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开设有和L型板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和内腔相连通,所述螺杆的底端固定有握把。
需要说明的是,握把的外侧铺设有橡胶垫。
优选的,两组所述腔室内部的两个L型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楔形板,所述L型板远离楔形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L型板的一端和腔室的内壁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件可使用弹簧等装置。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位于U型板顶部和底部滑动连接的圆柱杆,所述圆柱杆靠近楔形板的一端固定有用于挤压楔形板的挤压块,所述圆柱杆远离楔形板的一端固定有按压圆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未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77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