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精反复蒸晒炮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7408.0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4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梁泽华;潘颖洁;吴鑫雨;徐晓强;舒月文;陆丹檬;邱丽媛;宋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高燕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精 反复 炮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精反复蒸晒炮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生黄精用清水淘洗除去泥沙杂质,剪去须根;(2)将步骤(1)处理好的生黄精置于蒸制容器内,待圆气后蒸制4‑10小时,蒸制结束后余热闷2‑3小时,使得黄精吸收部分汁液;取出晾凉,置于日照充足处晒8‑12h,至表皮微干,得一制黄精;(3)重复步骤(2)的操作3‑9次。本发明的炮制工艺具有安全性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同时还能保持九蒸九晒黄精养阴润肺的良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炮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精反复蒸晒炮制工艺。
背景技术
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黄精作为传统补益药,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用药历史,疗效明确,在中医药历史上广受赞誉。
黄精历代生制兼用,然传统认为生用“戟人咽喉”,具有强烈的咽喉刺激性,故多炮制后使用。黄精炮制方法众多,发展至今已有20余种炮制品。
黄精的炮制对其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以九蒸九晒为代表的反复蒸晒方法沿用已久,“九蒸九晒(或久蒸久晒)”用于纠正黄精的偏性,达到降低毒性、增强疗效、改变归经、利于存储、消灭病菌、改善口感等目的,备受医家肯定。
然而,九蒸九晒因其炮制工艺繁复,炮制机理不明,不适合现代化大生产的缺点,在现代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发人员已有黄精九蒸九晒炮制工艺的优选,如公开号为CN110772597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滇黄精九蒸九晒特色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步骤一:取新鲜的滇黄精,将其晾晒至原重量的70%-80%;步骤二:去除滇黄精的根须,并将其清洗干净;步骤三:将清洗干净的滇黄精切片并置入陶瓷罐,向陶瓷罐加入质量为滇黄精15-25%的黄酒,搅拌均匀,盖上密封盖。该工艺炮制过程仍然复杂,工艺要求较高,还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公开号为CN105232961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黄精的炮制方法,该方法利用黑豆汁闷润黄精后,反复干燥、蒸制1-3次后得到黄精炮制品。该方法虽然大大降低了蒸制的时间,降低了成本,但该方法并没有完全去除黄精的刺激性,而且该方法采用高压蒸制,生产上增加投资成本,且高温高压会导致炮制品的功效下降。
公开号为CN10672887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黄精的炮制方法,该方法切片后蒸制3~4h至药材透心,干燥至水分含量≤15.0%得到黄精。该方法蒸制时间短,蒸制一次即可得到,但是该方法得到的黄精无法达到“九蒸九晒”的效果,黄精质量差。
因此,急需一种既能保证多次蒸晒的黄精疗效,又能减少炮制时间与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的黄精反复蒸晒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精反复蒸晒炮制工艺,具有安全性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同时还能保持九蒸九晒黄精养阴润肺的良好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黄精反复蒸晒炮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黄精用清水淘洗除去泥沙杂质,剪去须根;
(2)将步骤(1)处理好的生黄精置于蒸制容器内,待圆气后蒸制4-10小时,蒸制结束后余热闷2-3小时,使得黄精吸收部分汁液;取出晾凉,置于日照充足处晒8-12h,至表皮微干,得一制黄精;
(3)重复步骤(2)的操作3-9次。
黄精中含有大量的鞣质、苷类成分,这些成分会和铁器产生化学反应,不宜采用铁器炮制。优选的,步骤(2)中,采用竹制蒸笼对黄精进行蒸制。
本发明遵循黄精的古法炮制,通过特定的蒸制、日晒条件的设计,使得炮制的黄精具有古法“九蒸九晒”的疗效,同时提高黄精炮制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7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