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MCU从站的串口升级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5929.2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1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潇;李剑;胡荏;邓锦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华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6F8/65 | 分类号: | G06F8/65;G06F13/40;G06F13/4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cu 串口 升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MCU从站的串口升级方法及系统,属于MCU升级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所有MCU从站初始化将串口解析芯片置为读使能,仅在从上位机获取到对应从站的升级帧后,发送回复帧时置为写使能,发送完成立刻重新置为读使能,从而使多个MCU从站复用的总线不会产生冲突地完成数据收发;具体到单个MCU从站,逐帧获取到完整的升级文件后,MCU从站再将升级文件复制到应用工程存储区。利用该方法能够通过单个串口对多个MCU从站同时升级,所有MCU在系统中的优先级相同,传输速度较快,升级效率高,没有接口数量限制,单个MCU升级失败时不影响其他MCU升级,稳定性高,能够避免数据冲突,有利于降低升级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MCU从站的串口升级方法及系统,属于MCU升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嵌入式系统在实际的使用中,往往有更新换代的需求。其中,软件的迭代需求速度通常远超过硬件。软件升级时选择将硬件邮寄回厂家升级成本高且不方便;用户自行拆开硬件重新烧写容易升级出错。因此,市面上通常通过在线升级技术(IAP,In ApplicationProgramming)在MCU(微控制单元)里增加bootloader工程(引导工程),让客户直接利用产品原有的通信接口,进行软件的迭代升级。
现有技术中,针对单个MCU芯片升级的方案已十分成熟。然而针对单系统下含多个MCU从站的情形,现有技术中的升级方法并不多,且绝大部分是基于CAN(现场总线)或者EtherCAT(工业以太网),通过串口对单系统下对多个MCU从站升级的方法更少。现有技术中利用串口对单系统下对多个MCU从站升级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上位机与第一个MCU从站连接,第二个MCU从站与第一个MCU从站连接,其后每一个MCU从站与上一个MCU从站连接,升级文件在一串MCU从站之间按顺序传递。
第二种:上位机与主MCU连接,主MCU与多个从MCU连接,上位机发出的升级文件经主MCU分配给各个从MCU。
第一种方法传输速度低,假设传输给一个MCU从站的用时为t,则第n个MCU从站接收一帧的用时为n*t,排在越后的MCU从站升级效率越低。第二种方法传输速度高于第一种,但主MCU的接口数量制约了系统规模的大小。另外,两种方法都存在同一个问题,系统稳定性差,当第一种方法中的第一个MCU从站或第二种方法中的主MCU升级失败以致不能工作时,其他MCU就不能再升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多MCU从站的串口升级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MCU从站的串口升级方法,用于具有多个MCU从站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上位机、与所述上位机连接的串口总线、多个连接到所述串口总线的串口解析芯片,所述串口解析芯片与所述MCU从站一对一连接,所述多MCU从站的串口升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与所述MCU从站对应的所述串口解析芯片置为读使能;
通过所述串口解析芯片从上位机接收串口数据;
在所述串口数据的类型为升级帧,且所述升级帧为所述MCU从站所需升级文件的其中一帧时,将所述串口解析芯片置为写使能;
通过所述串口解析芯片向所述上位机发送回复帧;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所述MCU从站接收到完整的升级文件,将所述升级文件复制到所述MCU从站闪存中的应用工程存储区。
本申请提供的多MCU从站的串口升级方法能够通过串口通讯,对单系统下的多个MCU从站同时分别升级,稳定性高。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串口解析芯片置为写使能之前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升级帧复制到所述MCU从站闪存中的升级文件存储区;
将所述升级文件复制到所述MCU从站闪存中的应用工程存储区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升级文件存储区中的升级文件复制到所述应用工程存储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华实验室,未经季华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5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