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合吸收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压缩处理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04536.X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5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民;吕丽;华炳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2 | 分类号: | B01D53/22;B01D53/04;B03C3/017;B03C3/15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7 | 代理人: | 赵英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吸收 二氧化碳 压缩 处理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吸收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压缩处理系统,涉及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右端固定连接静电除尘器,所述静电除尘器底部固定连接二氧化碳分子筛,所述二氧化碳分子筛右端固定连接压缩机,所述静电除尘器左侧外壁开设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下对称设有四组,所述静电除尘器内壁固定安装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有三组,所述进气口与支撑架相间分布,所述静电除尘器顶部固定安装顶盖一,本发明通过设置二氧化碳分子筛,将二氧化碳吸附到分子筛内,从而方便将二氧化碳与其他气体进行较为彻底的分离,从而方便后续通过排气管将其他气体排出,提高了二氧化碳的纯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合吸收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压缩处理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是一种在常温下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式为CO2,式量44.01,碳氧化物之一,俗名碳酸气,也称碳酸酐或碳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溶于水,并生成碳酸,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如人工降雨,也常在舞美中用于制造烟雾气,将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温室效应,造成环境的破坏,在生长生活中,二氧化碳的用途也较为广泛,为了保护环境和方便对利用二氧化碳,需要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补集。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二氧化碳捕集过程中,很难保持二氧化碳的纯净度,一般只进行粗略的收集,二氧化碳中仍然残留很多的其他气体或灰尘颗粒,不方便使用。
因此,发明一种联合吸收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压缩处理系统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吸收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压缩处理系统,通过设置二氧化碳分子筛,将二氧化碳吸附到分子筛内,从而方便将二氧化碳与其他气体进行较为彻底的分离,从而方便后续通过排气管将其他气体排出,提高了二氧化碳的纯度,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联合吸收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压缩处理系统,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右端固定连接静电除尘器,所述静电除尘器底部固定连接二氧化碳分子筛,所述二氧化碳分子筛右端固定连接压缩机,所述静电除尘器左侧外壁开设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下对称设有四组,所述静电除尘器内壁固定安装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有三组,所述进气口与支撑架相间分布,所述静电除尘器顶部固定安装顶盖一,所述所述支撑架和静电除尘器底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静电除尘棒,所述静电除尘棒均匀分布,所述静电除尘棒顶部固定安装二氧化碳渗透膜,所述二氧化碳渗透膜四周与静电除尘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静电除尘器底部固定安装电磁阀一,所述电磁阀一左右对称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电磁阀一底部均固定安装导管,两组所述导管底端均固定安装负压风扇一,所述导管侧壁固定连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外壁固定安装电磁阀二。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分子筛包括分子筛壳体,所述分子筛壳体顶部固定安装顶盖二,所述分子筛壳体内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分子筛,所述分子筛底部固定连接电热板。
优选的,所述分子筛壳体底部输出端固定安装电磁阀三,所述电磁阀三底部固定连接负压风扇二,所述负压风扇二底端固定连接洗气管一。
优选的,所述洗气管一下方设有洗气仓,所述洗气仓内部盛放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所述洗气仓顶部内壁与洗气管一外壁密封连接,所述洗气管一延伸至洗气仓底部。
优选的,所述洗气仓顶部固定连接洗气管二,所述洗气管二底端位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上方。
优选的,所述洗气管二右端固定连接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输出端固定连接高压气管,所述高压气管右端固定连接阀门。
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底部开设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内壁固定安装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右端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下对称设有四组,四组所述排气管右端与分别与四组所述进气口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4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哈氏方口鲃的人工催产和孵化方法